第69章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1 / 5)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三,〖正遍知〗

可以分說為正知和遍知。

「正知」與世間法裡的世界觀相對應,它是從總體上、全域性上、根本上、戰略上來把握對整個宇宙萬法的認知。落實到佛法上我們把它說為:我們知道我們的心能夠變現出一切萬法。它有這種能量,我們想到的、想不到,現在想到的、過去想到,未來想到的,都能變化。這叫「正知」也叫「空智」,佛法裡叫「總相智」。

「遍知」跟世間法相對應,它是從個別、具體、區域性、技術等各種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宇宙萬法的種種來龍去脈。佛法裡叫「分別智」也叫「道種智」。

「遍知」是指我們在修證位的功夫,「總相智」是指我們在見道位的功夫。所以這兩種功夫成就,就叫「正遍知」。在佛法裡與一切種智相對照,這是如來果位上的圓滿功德也是圓教菩薩在見道位的圓滿功德。在見道位就見到「正遍知」。

用拿手好戲來打比方,我們眼見拳頭的時候,我們心就看到手掌、能看到錘子、能看到剪子、能看到掃把、木排、布、六也叫兔子的耳朵、還有種種形相。在拳頭就知道我們的拳頭能變現出這麼多東西。這叫「正知」,在性就能見到相,叫「正知」也叫「總相智」、「世界觀」。那麼在手掌的位置,在拳頭的位置、在剪子的位置、在掃把的位置、在木排的位置、布的位置、六啊、九啊……這五個手指是表無量,這個時候一個看我們這個有形有相當下是不是還是一個拳頭?既然都是一個拳頭,那麼這個錘子是不是就是這個剪子?這個剪子是不是當下就是錘子和掃把?這掃把當下是不是就是一塊布和兔子的耳朵?所以有沒有哪一個不是哪一個?這叫「遍知」,他知道萬法的來龍去脈,知道萬法相互之間的關係,所以這兩種智慧圓滿就是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叫\"非拳非掌\",非拳是對拳說非拳,怎麼說非拳,因為這個拳頭他當下就是手掌、當下就是錘子。非掌,是對手掌說非拳,你講他是手掌,他當下是拳頭啊,是不是?也叫\"非空非有\"。拳頭表空,手掌表有,是一樣的道理。也叫非並非列,比如說手掌,這是並,可是你講他是並的話,他當下是不是錘子、是不是這個剪子?你不能講他是並,對並說不併。你講它是列,分列為拳頭、分列為手掌,你講它是列嘛?他當下是不是就是手掌?當下是不是就是拳頭?非並非列。所以如此來講、來觀照這個「正遍知」。你不能講他是這樣,不是那樣,也不能講他不是這樣,是那樣 。講來講去都是我們一個念隨緣變化而已。它是這樣不是那樣,它可以顯現出這樣,顯現出那樣。這是相對於破我們的世間法的那種分別執著而言。世間的凡夫往往會執此廢彼,是對待法。都是東風壓倒西風,那麼圓頓大法,東風壓倒西風,東風、西風是誰呀?都是自己的顯現變化,東風當下就是西風,西風當下就是東風,水火不相離,水當下就是火,火當下就是水。可是在迷惑顛倒邪知邪見,水和火好像是勢不兩立。水就是火,乾柴、幹煤摻一點水,火力增強還是火力減弱?我們把一個鐵塊、銅塊放在鐵鍋裡,把它化成鐵水了,鐵水是用冷水煮出來的鐵水還是火直接化成的水?火直接化成的水。就是從勝義世間法也能幫助我們開智慧。水火本來是一,當然把它分成是對立,是不是也是我們報身功德的妙用?我們只能叫它對立,也能叫它併為一體,這就是我們智慧妙用。

四,〖明行足〗

「明行足」也可以把它分解為\"明足\"和\"行足\"。

「明」表智慧。

「行」表福報。

「明足」表智慧圓滿。

「行足」一切修證都功夫圓滿,表\"涅盤果,利他。

「明足」表\"菩提果\",是自利。

有些經典把它說為「兩足尊」。就是\"明足和行足\"圓滿,圓滿成為一尊,這個尊是至尊圓滿之義。

「明」既然是表智慧,是不是就是「如」啊?

「行」表事造功德,是不是就是「來」啊?

〖正遍知〗:「正」就是「如 」,「遍」就是「來」

四,〖應供〗:報身功德,報身功德就是從法身功德、化身功德,用分別說法的那種互相轉變中的能量妙用。

在解釋這十個法號的時候,要把它們相互圓融起來。

過去我們對於美國人的那種解釋,好像是挖苦他、諷刺他,現在看來還不能挖苦、諷刺,他有道理。美國人解釋「兩足尊」就是把我們高貴的頭拜倒在佛的腳下,其實現在來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