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來世
那麼請大家先來考慮第一個問題。此時在這裡聽經的人,你能不能把家裡那張沙發或者電視機想起來?能。可是你能不能現在就坐在家裡的沙發上看電視?不能。也就是說,心與身具有相對獨立性——心可以突破空間的束縛,而身體不能。既然如此,那我們觀照一下,這個心會不會隨著身體的死亡而死亡啊?不會。
大家再來考慮第二個問題。我們每個人在這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人生經歷中,總有一些事情會令自己感到或喜或悲;我們不僅可以回想起來這些事情,而且是歷歷在目,乃至感慨萬分。由此可見,我們這個心可以突破時間的束縛,它可以跑到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以前,當然也可以跑到幾天幾年以後。但身體沒有這個能力,它能不能跑到你昨天吃中午飯的時候?不能。能不能跑到一秒鐘之前?也不能,所以身體只能一步步走向未來和死亡。但我們這個心會不會隨著身體的死亡而死亡?不會。這是第二次觀照我們這個心,它可以突破時間的束縛,所以不會隨著身體的死亡而死亡。
下面繼續作第三種觀照。俗話說,人老心不老。今天的法會大眾中,男女老少都有。大家看,我們這個身體從小到大,從大到老,慢慢地臉上有了皺紋,頭上長了白髮,到了六十歲以上就感到老態龍鍾了,但這個心是不是依然覺得跟小孩子一樣,很天真、很爛漫啊?都是老頑童,是不是?我告訴你,就是活到一百歲、一百萬歲、一百萬萬歲……你也依然是童心未泯,這是真的。既然我們的心不會隨著身體的衰老而衰老,那它會不會隨著身體的死亡而死亡?不會。要搞明白。
透過以上三種觀照,可以得出結論,簡而言之,心與身具有相對獨立性,它不僅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束縛,而且可以永遠不老。以上所舉的三個例子只是為了輔助大家初步體悟下我們這個心是不生不滅的,但不能鑽牛角尖。那麼,既然這個心是不生不滅的,而這個身體是有生有滅的,由此而知,我們的身體不過是輪迴中的一件衣服而已。那對於這個問題,若真正想吃透,必須深入學習、研究《楞嚴經》。
那麼對來世還感到懷疑的人,我們來進一步做開示——不用心法,用我們大家所熟知的王陽明的一段公案來講。王陽明是明代人,他在五十歲的時候,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大學問家,又是統兵討賊的大帥。他在鎮江時,有一天去金山寺遊玩。一路走來,覺得寺中的景物很熟悉、很親切,一草一木都似曾相識。他走到一間禪房前,房門緊鎖,十分陳舊,門上還貼著封條。王陽明左看看右看看,感覺自己好像住過,就請知事和尚開門進去看看。
知事和尚連忙解釋說:「這間禪房是我們一位老祖師五十年前圓寂的地方,裡面供奉著他的肉身舍利。他老人家遺囑交待不能開啟門的。」王陽明一再請求開門,以他當時的聲望權威,知事和尚礙於情面,只好開門。開門一看,一位圓寂的老和尚端坐在蒲團上。五十年過去了,面目還是栩栩如生,寶相莊嚴。牆上寫著一首偈子:「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精靈去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
原來,老和尚在圓寂的時候,已經能夠察知過去未來的事情,早就知道自己投胎輪迴,名字叫王陽明,而且五十年後還會再來。所以老和尚特意留下偈子,提醒王陽明不要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
所以我們想一想,這是簡單的巧合?還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王陽明有前世,我們誰沒有啊?
還有一個關於北宋著名文人黃庭堅的公案。黃庭堅自幼聰慧,年紀很輕就中了進士。據江西《修水縣志》記載,黃庭堅在擔任黃州知府的時候,有一天午睡時,夢見自己走到一個村子裡,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婆婆靠著門站著,好像在等誰;門口有一張香案,上面供著一碗芹菜面。黃庭堅平常最喜歡吃芹菜面,所以這時候不由自主地端起來就吃。一覺醒來,他對夢裡的事情記得十分清楚,而且嘴裡竟然真的有芹菜的香味。以後又接連做夢,都是同樣的情景。
黃庭堅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循著夢中的道路走。讓他十分驚訝的是,他果然來到一處鄉村,所有景物都跟夢裡一模一樣。夢中見到的白髮老婆婆也正站在門前,旁邊有一碗香噴噴的芹菜面。黃庭堅上前問緣由,老婆婆說:「今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女兒生前最愛吃我做的芹菜面,所以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擺上面來祭奠女兒。」事情也真巧,這天正是黃庭堅的生日。於是他又問:「你女兒去世多久了?」老婆婆說:「26年了。」黃庭堅又一驚,他今年也正是26歲。
進到屋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