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2 / 7)

三昧」,他才能體會到「真俗二諦」。但是呢,透過菩薩的這種示現,可以幫助我們體會萬法同體、萬法一念。所以我們常講,張居士你從家裡到文峰寺來聽經,你家裡有沒有少一個張居士啊?文峰寺有沒有多一個張居士啊?這就叫不動而至,這叫「不起於座」。哪裡都是你,都是表這個法,我們要常觀照。也就是說,他所謂的真身仍然在那個本土。那麼現出的化身是不是蓮華化身而來到娑婆世界?真身和化身是不是一個東西啊?一個東西啊。

耆闍崛山:是當時法會的道場,也就是所謂的靈鷲山。在那個上空顯現的寶蓮華。告訴釋迦牟尼佛,我妙音來了。「化作八萬四千眾寶蓮華」顯示出我有八萬四千個弟子要一起來,你們要作個安排。為什麼有八萬四千眾呢?後面經文裡專門有說明,與他因地修行有關。

閻浮檀金為莖:閻浮檀金,上次講過了,是一種色赤黃而帶紫焰氣的金,為金中最高貴者,據稱產於北俱盧洲閻浮下的河沙中。白銀為葉:白銀就是蓮華之葉啊。金剛為須:金剛作為蓮華柄上的那個小鬍鬚。甄叔迦寶以為其臺:有一種「甄叔迦」樹,它的花朵像人的手掌一樣鮮紅透亮。以此而形容蓮華臺的殊勝、美觀。

【文殊發問何緣】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見是蓮華,而白佛言:世尊,是何因緣,先現此瑞?有若干千萬蓮華,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須,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文殊菩薩是明知故問。師長在前,下人不可以搶嘴。這就是修養我們的一種氣質。有些人囉嗦一天沒有用,有些人眼睛一瞟,問題就解決了。我們要有智慧,要有定力。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是妙音菩薩摩訶薩,欲從淨華宿王智佛國,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而來至此娑婆世界,供養親近禮拜於我,亦欲供養聽法華經。

講那八萬四千朵蓮華,就是告訴有這麼多人要來,看看怎麼樣。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是菩薩種何善本,修何功德,而能有是大神通力?行何三昧?願為我等說是三昧名字,我等亦欲勤修行之。行此三昧,乃能見是菩薩色相大小,威儀進止。惟願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薩來,令我得見。

這三個人在演戲,諸佛菩薩教化眾生沒有人我相,這是方便示現。其實這些東西文殊菩薩比誰都知道,他以此向佛請法,來開示眾生。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此久滅度多寶如來,當為汝等而現其相。時多寶佛告彼菩薩: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

現在佛要恭敬老古佛,一代恭敬一代。釋迦牟尼佛能不能叫他示現相啊?也能。文殊菩薩能不能叫他示相啊?也能,但是他不敢以下犯上,如果以下犯上的話,客人都看不起。所以這個師生之間的關係很微妙。

【正共發來】

於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所經諸國,六種震動,皆悉雨於七寶蓮華,百千天樂,不鼓自鳴。是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正使和合百千萬月,其面貌端正復過於此。身真金色,無量百千功德莊嚴,威德熾盛,光明照曜,諸相具足,如那羅延堅固之身。入七寶臺上升虛空,去地七多羅樹,諸菩薩眾恭敬圍繞,而來詣此娑婆世界耆闍崛山。

於彼國沒:是在此國顯現蓮華臺,表「開跡顯本」。經多寶如來開「跡」而顯「本」。有了「本」在彼國,「跡」在此國,這也是具體地來說明真心本來面目的妙用。凡夫之所以是凡夫,見跡不見本,見相不見性;聖人之所以是聖人,性相一如,本跡不二,自在隨緣,現本現跡,自在無礙。

所經諸國,六種震動:在各國土,諸佛菩薩用來教化眾生的教體啊,不一而足。此方國土音聲為最,所以諸佛菩薩以語言、音聲開導眾生。文殊菩薩在《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各說圓通法門,選準觀世音菩薩的耳根法門。也就是說娑婆世界眾生耳根特別利,他能分辨出音聲中的法理法義。

那麼在其它佛土有些是用光,有些是用香,等等,可以用各種教體。那麼這裡「所經諸國」,他們開口講話了沒有?講話都沒有講話,可見他們的光、他們的香,或者透過種種的其它的辦法,一路走來,一路就是弘揚佛法。何以見得?所經諸國,六種震動。

就跟我們地球上的人,如果說有幾萬的人馬從揚州城裡經過或者穿著軍裝,或者穿著那個各種花花綠綠的迷彩服,你進入揚州城裡來,那大家看到是不是「六種震動」啊?他六根眼睛在看,耳朵在聽,鼻子在嗅,還在琢磨,六根在動。然後看這些人,穿著這些衣服是幹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