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方便品第二(7 / 8)

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華。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

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

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秘要。

以五濁惡世,但樂著諸欲,如是等眾生,終不求佛道。

當來世惡人,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

有慚愧清淨,志求佛道者,當為如是等,廣贊一乘道。

舍利弗當知,諸佛法如是,以萬億方便,隨宜而說法。

其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汝等既已知,諸佛世之師,

隨宜方便事,無復諸疑惑。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

來至佛所:來者即有緣,即使來謗佛也是有緣,無緣不聚。善緣固然更好,惡緣也能因此作為來世的得度之因。因緣深厚,根機成熟者,見佛、聞法、見僧,他一定能生歡喜心。《無量壽經》講,聞到佛號,哪怕聽到廟裡的鐘聲鼓響,他渾身感到說不出來的感慨,乃至要流眼淚,這一定就不是凡人。什麼叫「恭敬心」?從造佛的各種塑像、畫像,到佛經典、出家的僧眾、寺廟殿堂,我們有沒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受?這種心態,是累世而有。

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佛總結這些人之所以會有這種心態,是因為已經多生多世從佛聞法。不管是大法、小法、方便法,他與佛法已經結緣。

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這個時候佛想起來了,這些人是到了該成就的時候了。今生今世能夠遇到《法華經》,是由於過去世中的機緣已經成熟。《法華經》是三世諸佛共同守護的「秘密之藏」。在佛滅度以後,能夠遇到《法華經》的人是不是佛在冥中加持啊?否則你聽不到《法華經》。

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鈍根小智人」,指在過去世中根機比較淺薄之人。「著相憍慢者」,指今生世中先入為主、自以為是之人。這些人「不能信是法」,如果個個都像印宗大師那樣就好。印宗大師在見六祖惠能之前,已經是南方鼎鼎有名的大師。當他知道六祖惠能的智慧後——本來他是六祖的剃度師,又是其戒和尚,為其傳戒後當下倒過來拜六祖為師。真修行人沒有我執,只認真理。現在很多人完全在依人不依法,甚至以能拜外國人為師,拜臺灣人為師而自豪,好像講一下臉上就長一塊肉似的。就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是你的師父,你又怎麼樣?幾千年以來這種習氣積重難返,要想撥亂反正,談何容易!「命自我立」啊!要靠自己救自己。

今我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那五千人已經退席了,這裡都是能夠接受正法的人,沒有任何的顧慮了。「於諸菩薩中」:即使那些聲聞人,名義上是聲聞,佛知道他們心量已經敞開。「正直舍方便」,是直話直說,再也不需要拐彎抹角了。「但說無上道」,但說無妨啊!儘管說「無上道」,叫破了天也不礙事啊!不會有人反感了。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菩薩根機的人,一聞即信。

千二百羅漢:這是小乘根機的人。悉亦當作佛:只要他不離開道場,只要他聽下去,他就能認可。我們現在進一步落實到,不要說阿羅漢,連不信佛的人,只要認真聽聞「如來藏」的道理,他都能自己印證自己成佛。因為這是真理。

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法之儀式」,無非是由淺到深,無非是七種方便,無非是對三乘法界、六凡法界等等,無非是三藏十二部經種種儀式。

說無分別法。諸佛興出世:「無分別法」就是講「一心三藏」,萬法皆由一個人、一個念之所變現;萬法雖然千差萬別,卻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叫「無分別法」。「無分別法」是對分別說無分別,大家明白嗎?如果沒有分別的話,你在這裡說法不是講廢話嗎?它本來就沒有分別,怎麼說啊?

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諸佛出現於世,前後兩尊佛相差時間很遠,叫「懸遠」。娑婆世界的眾生算有福報,幾十億年就能值遇一尊佛。有些國土的眾生,百劫、千劫、萬劫、萬萬億億年都難遇一尊佛。娑婆世界最苦,但娑婆世界眾生的福報也最大。

正使出於世,說是法復難:佛本來出世就難,出世以後說這個法更難。為什麼難呢?一開始就講大法,眾生不能相信吶!所以佛講了四十一年小法之後,才不得不講大法。

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佛即使出世說法,你要想聽《法華經》也很難。佛講方便法的前四十一年期間是不是肯定有些弟子要往生啊?遇到佛在世,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