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譬喻品第三(3 / 8)

這四句話是從總體上來對照「五利使」,「五利使」是屬於五濁中的「見濁」,「見濁」就是講世界觀。「處處皆有」:任何一法它都有它的世界觀。「魑魅魍魎,夜叉惡鬼」:這些妖精鬼怪帶有靈性,這是比喻我們的知見,因為是「邪知見」,所以比喻為「見濁」。

「魑」是一種山精,有時在山上還叫;「魅」是室內的鬼怪。有些人容易被鬼魔附體或傷害,其中必有因緣相報,具體來說,有這樣幾個條件:比如我前世傷害了你,那這個因造下了,必然受報。造了這個因,它作為一種資訊已經輸入到第八識「阿賴耶識」中去。比如張三傷害了李四,李四這個嗔恨心當下輸入第八識,已經作為一種程式在那裡,這是第一個因緣;第二個,將來果報的時候必須兩個人在同一個時空點相遇;第三,如果這個被報復的人身體很好,氣很盛,思想健康,想報復他都無法靠近,他沒有辦法下手。往往在我們思想動亂之時,即使你有修行,在一個特定的時期,他能傷害你,或者附體在你身上。「魍」是木怪,在樹木叢林裡活動;「魎」是石怪。比如有人上山砍柴,中指破了,流了一點血,滴在石頭上,這滴血就可以化現成一個「魎」。身高可以達到幾丈、十幾丈。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啊!可有些人連鬼神都不信。以前還有人講「為虎作倀」。「倀」也是一種鬼。「倀」在山上還學人走路,學人說話:這個山上有人啊!所以人家膽大就不怕老虎了。把你引到老虎那裡的時候,他躲起來讓老虎吃你。如果到了滅法時代,這些妖魔鬼怪連大城市裡他都敢來,來吃人。這可是真的。

「夜叉惡鬼」:夜叉譯作「疾捷鬼」。怎麼「疾捷」呢?快到什麼程度啊?佛講,有四個人分別對東南西北射箭。那麼有一個人同時把射出來的箭一下抓在手裡,這個人速度快不快啊?夜叉鬼的速度比這個人還快無量倍。以強力鬼來比喻這個「五利使」,比喻我們邪見的厲害。「食啖人肉」:這些妖魔鬼怪都能吃人。如果前世讀過佛法的,他們就變成鬼王,在佛座下護法。

這四句是從總體上比喻「五利使」,是講怎樣從根本上把握宇宙人生。「正知見」就是懂得萬法都是我一個人;「邪知見」就是搞人我是非,小至爭爭吵吵,大至世界大戰,凡是在殺生的是不是「魑魅魍魎,夜叉鬼眾」啊?

下面再分別來講「五利使」。

毒蟲之屬,諸惡禽獸。孚乳產生,各自藏護:「毒蟲之屬」就是前面講的「蚖蛇蝮蠍」等等;「諸惡禽獸」,就是狼啊、狗啊,鳥啊等等。「孚乳產生」:「孚」是卵生,「乳」是胎生;「孚乳」是概括胎、卵、溼、化這四生,我們比較常見。其實按照《楞嚴經》來講,有十二類眾生,在這裡不細講。「各自藏護」:是表十二類眾生自他分別,互相防範,這就是我們總體的世界觀——把一個本體看成了你我他,敵我友,種種。

夜叉競來,爭取食之。食之既飽,噁心轉熾:由於「見濁」,「夜叉競來」。「競來」這是比喻「無明妄想」是表世界觀。「爭取食之」,是造業。「食之既飽」,指邪見成就。「噁心轉熾」,是邪上加邪。鬥諍之聲,指邪師說法。甚可怖畏,是誤導眾生,這個「可畏」比殺人放火還要「可畏」。邪師說法是軟刀子殺人,害了你無量劫的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比明火執杖的強盜土匪還要厲害。

鳩盤荼鬼,蹲踞土埵。或時離地,一尺二尺,往返遊行,縱逸嬉戲。捉狗兩足,撲令失聲。以腳加頸,怖狗自樂:這十句經文是用來比喻「戒禁取見」。戒禁取見在「見濁」裡屬於「非因計因」。不是成佛之因,不是成佛的法門,他自以為是成佛之因,自以為是成佛的法門。這是修外道邪法,乃至修不了義佛法。

「鳩盤荼鬼」,叫「可畏鬼」,也叫「魘魅鬼」。我們有時候睡覺中,是不是感到有種東西壓在身上?清清楚楚,但就是動彈不了,這是「鳩盤荼鬼」的惡作劇,他戲弄你,但他不會害你的命。利用這個機會跟他溝通一下:怎麼樣,你感到好玩嗎?好好跟我去學佛怎麼樣?不要再做這些事情。你感到很難受的時候,念念阿彌陀佛聖號他就會離開。

「蹲踞土埵」:「蹲」就是蹲著;「踞」是坐著;「土埵」是很小的一個土堆。他就以為是成佛的高度,執著於這個高度。「或時離地」:修這些外道法門,離開人道或者畜生道;成仙是不是也離地啊?乃至鬼王。所以這個「離地」可說為欲界天之下的境界。

「一尺二尺」:「一尺」指色界天,從第七層天到第二十四層天;「二尺」是指二十五層天到二十八層天,叫「四空天」。「往返遊行」就是輪迴啊!你得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