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譬喻品第三(1 / 9)

譬喻品第三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眾聖中尊,世間之父。

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深著世樂,無有慧心。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這裡仍然在重頌前面長行裡的那個譬喻,以法合喻。父子仍然是方便說,誰不是誰啊?一切眾生,皆是吾子:這是按照「三因佛性」來講,叫「正因之子」。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離開一切相,他就是「一」,所以說他是老子;但又「即一切法」,一切法都好像他生出來似的,所以一切法是不是他的兒子啊?這就是《楞嚴經》講的: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就是一個「阿」,就是「如是我聞」的「如」;即一切法,就是「如是我聞」的「是」。所以「一切眾生,皆是吾子」,叫「正因佛子」。那麼至於佛在特定的時空點,對機緣已經成熟的修行人而言叫「緣因佛子」,這些佛子是因緣先成熟的,先教化你們。

深著世樂,無有慧心。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燃不息:這十句話是佛從總體上講述三界六道一切眾生這種受苦的狀況。眾生迷惑顛倒,連那一點點可憐的人天福報呢,還在執著,不懂得名聞利養的當下就是我們的苦報,這就是沒有慧眼。這個「三界」從天堂到地獄都是火宅,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安心。天人那種禪定之樂,在佛看來跟坐監獄一樣。心思那麼沉重,一點都不敢動念。「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在佛的眼中,三界六道都是火宅地獄。

「如是等火,熾然不息」:這個「火」就是我們眾生心中本有的熱惱。如果真正講到「火」,包括明心見性的菩薩,無明微細煩惱是不是火啊?都是火啊!連等覺菩薩生相無明都是「火」。任何一法,它都貫通十法界。

如來已離,三界火宅。寂然閒居,安處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

雖復教詔,而不信受。於諸欲染,貪著深故。以是方便,為說三乘。

令諸眾生,知三界苦。開示演說,出世間道。是諸子等,若心決定。

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緣覺,不退菩薩。汝舍利弗。我為眾生。

以此譬喻。說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佛所悅可,一切眾生,

所應稱讚,供養禮拜。無量億千,諸力解脫,禪定智慧,及佛餘法,

得如是乘,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

乘此寶乘,直至道場。以是因緣,十方諦求。更無餘乘,除佛方便。

告舍利弗,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父。汝等累劫,眾苦所燒。

我皆濟拔,令出三界。我雖先說,汝等滅度。但盡生死,而實不滅。

今所應作,唯佛智慧。若有菩薩,於是眾中。能一心聽,諸佛實法。

諸佛世尊,雖以方便,所化眾生,皆是菩薩。若人小智,深著愛慾,

為此等故,說於苦諦。眾生心喜,得未曾有。佛說苦諦,真實無異。

若有眾生,不知苦本,深著苦因,不能暫舍。為是等故,方便說道。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滅貪慾,無所依止。滅盡諸苦,名第三諦。

為滅諦故,修行於道。離諸苦縛,名得解脫。是人於何,而得解脫。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佛說是人,未實滅度。

斯人未得,無上道故。我意不欲,令至滅度。我為法王,於法自在,

安隱眾生,故現於世。

如來已離:離了沒有啊?沒有哪一法不是「如來」。這個「離」是「在即在離」,「非即非離」,「離而不離」,「不離而離」,要作這樣的觀照。佛證極果,地水火風、是非好歹,無一不是佛的法身真常。這個茶杯是不是如來啊?但如來有沒有離開茶杯的這種愚痴啊?離開了。他「非痴現痴,非愚現愚」,「非生示生,非滅示滅」。我們每一個人都本來具足這種功德,一旦成佛就回到大光明藏中去。在樂不樂,在苦不苦,沒有樂苦的感受是最大的樂,這就是「法樂」。凡夫之快樂的感受就是情執,還沒有解脫。

三界火宅:佛本身就是「三界火宅」,但他對三界火宅的苦樂有感而不受;眾生在迷中,明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