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法師品第十(3 / 6)

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妙不妙啊?「竊」,就是悄悄地。有的人膽小,就悄悄地:兒子過來,我來跟你講一講。你知道嗎?到底是我生你的,還是你生我的?你知道桌椅板凳跟我們是什麼關係嗎?為什麼會颳風下雨呀?那個貓就是你前世的姥姥,一切的萬法都是一個念變出來的——每個人都能做到啊!這就是「如來使」,是如來的欽差大臣。

曾有一個弟子說:師父啊!我講《妙法蓮華經》,廟裡的和尚還給我頂禮,我嚇得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說這沒關係的,頂禮受持《法華經》的人是正常的。這說明那裡的出家人有智慧,但是你不能生貢高我慢之心。各人修各人的福報。

有個居士上班時讀《法華經》,正好領導來找他麻煩。人家走了以後呢,她就暗暗想:你等著受報應吧!這個就不應該了,各人修各人的功德。那麼受持《法華經》的人,你既然知道這樣,要發慈悲心,避免讓人受報應,明白嗎?那些人是誰啊?都是你自己啊!從「第二義諦」講,也是我們前世的父母和兒女,你怎麼可以幸災樂禍啊?可不能這樣啊!「如來使」要當好!

如果從「第一義諦」來講,怎麼叫「如來使」?受持《法華經》的人以如來之理,做如來之教,行如來之行,使得眾生成如來,是不是做「如來使」?這也是「開權顯實」。除了「如」還是「如」,大家皆從「如」而來。

如來所遣,行如來事:受持《法華經》的人是佛派來的,是來代佛教化眾生的。受持《法華經》的菩薩是菩薩中的菩薩,這是在〈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十個比喻裡佛的金口玉言。這個不能含糊的,在其它任何一部經典沒有這種說法。這種方便說是不是很殊勝呢?那麼歸入「第一義諦」說法,「開權顯實」,受持《法華經》、講解《法華經》是不是就是《法華經》呢?是不是就是我們的法身真實智慧?透過自己的化身語言方便來告訴大家的如來真實智慧,當下是不是我們的法身真如在派遣我們呢?我們講的當下是不是就表法身智慧?

在這裡也體現了「三身功德」當下具足。讀《法華經》,講《法華經》,這就是「來」——因為讀的是《法華經》,《法華經》是如來全身,是如來的法身舍利。我們讀《法華經》現出了音聲,這是不是《法華經》的化身?透過這個音聲而現出的法理法義,是不是《法華經》的法身?由法身而現出這個化身,由「如」之性而現出這個「來」之相,透過什麼東西來示現吶?當下就知道是報身。有些法師呢,把這個報身說成是天身,這種說法我們不認可。現天身也是化身,凡是有形有相皆是化身,不能含糊。

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哪怕是為一個人講一句《法華經》,你都是「如來使」,何況為多人多講《法華經》?佛在這裡是逐步推進。

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於一劫中,現於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人以一惡言,毀呰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這段經文簡直叫人觸目驚心!你指著佛的鼻子罵,罵幾十億年、幾百億年——這個罪過還沒有罵受持《法華經》的人一句話罪過大。為什麼?佛滅度以後,佛法的傳承要靠佛的弟子。你毀罵他,這是斷佛種。如果形成這個風氣,誰還敢受持《法華經》啊?我們只能護持他,讚歎他功德無量。佛在其它任何經典沒有這種說法。「萬法平等」不是這樣平等,「經王」就是「經王」。比如,我們做毛巾生意,一天可以賺一百塊,茶杯生意一天可以賺一萬塊錢,而且是現錢現貨。毛巾這個生意雖然一天賺一百,人家還得賒賬。為什麼?他需要修需要證啊!哦,先拿過去,一個月以後給你錢,賣了以後給錢。這個一天一萬塊錢、現錢拿現貨,它無修無證,是不是?你會不會講:哎呀!萬法平等吶!我就做毛巾的生意啊!有沒有這個傻瓜?可是許多人明明也看到《法華經》,他也不敢懷疑就是「經王」、就是第一,而且相信當下就能成就,可他還在講「萬法平等」。

真正把《法華經》讀懂的,你會感慨萬分!為什麼有些人就不來好好修持《法華經》?從聽聞《法華經》之日起,我們放下了沒有?是不是一心專攻《法華經》?我跟你講啊,《法華經》越讀越有味,法味無窮。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餚饌,作諸伎樂,人中上供而供養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