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序 品 第一(3 / 7)

十如是」。所以佛眼中一切眾生皆是佛,眾生眼中佛也是眾生。你講你是佛、是菩薩,他才不相信呢!他看你很壞很骯髒。

如淨琉璃中,內現真金像:前面「琉璃」之法我們已經作了介紹,是表成佛的境界。「琉璃」是表法。我們成佛是不是「從法化生」啊?「琉璃中,內現真金像」,這個法就是「琉璃」;透過學佛法化去我們的我執、煩惱、習氣,而回到本來面目,叫「真金像」。

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一一諸佛土,聲聞眾無數。

因佛光所照,悉見彼大眾。或有諸比丘,在於山林中。

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又見諸菩薩,行施忍辱等。

其數如恆沙,斯由佛光照。又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

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又見諸菩薩,知法寂滅相。

各於其國土,說法求佛道。爾時四部眾,見日月燈佛。

現大神通力,其心皆歡喜。各各自相問,是事何因緣。

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方便法解釋為肉身佛出世間領眾修行。「敷」表開、表放、開示;「演」包括打比喻、種種手勢,乃至示現涅盤等神通現象。「深」是從縱向,指過去、現在、未來;「廣」是從橫向,東南西北上下,是對當下這個空間萬法而言。

那麼從究竟意義來講「世尊在大眾」,「世尊」就是我們一念的心,「大眾」就是十法界無量的萬法——一念當下即是無量的萬法,萬法當下即是我們一念的真心。「如來藏為總,萬法為別,互為總別」。無論哪一法皆是一個「世尊」。

一一諸佛土,聲聞眾無數:方便法說為:娑婆世界有無量的聲聞眾,西方極樂世界有無量的聲聞眾;究竟說,一個人就是一個佛土,一個泥巴瓦塊就是一個佛土,一根草絲就是一個佛土,一個木頭屑、一滴毛毛雨都是一個佛土。這一個佛土聲聞眾無量,那麼菩薩眾是不是無量啊?鬼眾、天眾、人眾是不是無量啊?「如來藏為總,萬法為別,互為總別」。理解佛法到這種程度,你什麼法都不想讀,一切話都是廢話。「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你成佛了。雖然其它法你都不想讀,但是任意一法你開啟來,當下明白,當下能讀、能解、能講。

佛法就是這麼妙。聞一悟千,舉一反三。「三」和「千」都是表無量。就跟講《阿彌陀經》一樣,聲聞眾無量,菩薩眾無量,沒有哪一個聲聞不是哪一個菩薩,沒有哪一個聲聞不是無量的聲聞,不是無量的菩薩。真正講透講徹,石破天驚。啊!原來如此啊!叫自己印證自己,我開悟了,我成佛了。

因佛光所照,悉見彼大眾:「佛光」即是自性智慧。眼睛能看到室內,心能不能見到室外的十法界一切萬法呀?能見到。這就叫「見道」,這就叫「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一定是「見不見之見」,在《楞嚴經》講得很清楚,沒有明心見性的人,耳聞目睹都不是真的,叫「見見非見,見猶離見」。明心見性的人看到一切東西都是真的,看不到的也是真的,明白嗎?他的心能見,這叫真見。所以「悉見悉見」,佛氏門中不漏一法、不捨一人,這個「悉見」才是真見。「彼大眾」,「大」字就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悉見彼大眾」:一眾即無量,無量歸於一。

或有諸比丘,在於山林中,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前面是講無分別法,籠統講全域性。這裡無分別不妨分別,叫「佛種從緣起」。你要見性,必須從相而悟入。這下面再分別解釋萬法,帶有代表性。這個「淨戒」,我們前面對「三聚淨戒」作了解釋,無所不戒。為什麼要全部持啊?一切萬法都是我啊!你任何一個身口意業,必受其報。成佛不從修得,但是不修也不得。所以要持戒、要護戒,要保護我們的既得功德。

又見諸菩薩,行施忍辱等,其數如恆沙,斯由佛光照:這裡的「見」,就是明白行佈施、行忍辱的真實義。佈施,你佈施誰啊?佈施自己。忍辱,你忍誰啊?都是忍自己,成就我們的諸善功德。持戒,首先必須「見性」。不見性,行種種功德不是自性流露,你會感到是在約束。在行的當下,功德就打了折扣。《楞嚴經》處處強調「修心」。行是一個方便,提醒方便引導而已。「斯由佛光照」。這個「佛光照」是照徹心源,照徹這個法門的真實義。

又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禪定有無量,有外道禪、凡夫禪、出世間禪、聖人禪、如來禪、無上禪,還有動禪、靜禪。所以「身心寂不動」不可以單純理解為坐在這裡像枯木頭一樣。往往外道就是這樣修禪定,這種禪對於明心見性的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