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品經文主要有兩點:一是對於初心菩薩來說,說法要謹慎,不要得罪人,不要自找麻煩,防止因為遇到風浪而退轉。對於大根機之人無所謂,天塌下來也沒有關係,「論心不論事」。第二呢,在「法預滅時」,也就是在末法時代的後半期,特別要注意。越往後人心越壞,你稍不謹慎他都害你的命,要懂得保護自己,不可過於鋒芒畢露。我們要理解佛的良苦用心。因為自古以來傳這樣的大法,命如懸絲。歪門邪道會千方百計來傷害你,乃至要你的命。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這一開始把這品經文的特殊時間、空間特點說出來。於後惡世,因為這個時候人心險惡,菩薩說法首先要保護好自己。這絕非是菩薩貪生怕死,只有保護自己,才能更好地把佛法繼承下來。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這裡的「菩薩行處」和「親近處」,前者為正行之處,是主要方面;「親近處」是個別處、細節方面的問題。
住忍辱地:「忍辱」,這是菩薩的基本功,在關鍵的時候叫「不行之行」——「忍」了,是最大的理睬,是菩薩以定力來加持周邊的環境。我們面對任何的環境也要沉住氣。忍之為德,持戒、苦行等法門所不能比。往往有些人熱情有餘但定力不足,你再怎麼樣勇猛精進、忠心耿耿,你被人所輕慢。這個「忍」,建立在「萬法皆是我」的基礎上。佛也不度無緣之人,不能以小失大。「住忍辱地」,它是依報隨著正報轉,它表現出來的氣質就是「柔和善順」。世間法叫作「有容乃大」,你才能成就自己,成就眾生。「善順」:善於恆順眾生,引導眾生。卒暴:是指浮躁不安。心亦不驚:看破生死的人在任何情況之下鎮定自若。彭德懷年輕時,有個當官的想試試他的膽量。兩個人面對面坐,拔出槍來,往地下打了幾槍。彭德懷一點反應都沒有。這個人想:「他將來必成大器。」有些人經不起一點風吹草動。不管世出世間法都要有大忍力。有智慧的人該發脾氣的時候他沒有脾氣,不該發脾氣的時侯,全是脾氣。他發脾氣不是為自己,是恰到火候,用智慧來發脾氣。
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這裡重複解釋忍辱的範疇。前面講忍辱負重,這裡是對外部的環境不做分別。「無所行」是靜觀其變;也可以行而無行,是自性流露。為什麼?「諸法如實相」,一切法都是「我」,要順從機緣。菩薩要隨緣,不能以自己的心態來強迫改變別人。發心度人與一定要執著於自己的某種見解來強加於人,要區別開來。亦不行,不分別:這是對「行」說「不行」,對「分別」說「不分別」,這是講要自性流露。菩薩「不行」、不做事,那還叫菩薩啊?這是講中道義,「行而不行」,「分別而不分別」。「不分別」是指不用意識心分別,分別是指「轉識為智」,用智慧來分別。所以這裡的「不行,不分別」就是身口意這三業要隨智慧行。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贊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親近諸有兇戲、相叉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這裡分了十個內容來勸解菩薩作為自己的助道之行,作為自己的安身之處。你想少惹是非,不要給人造成譏嫌,不能一味強調「論心不論事」。
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要遠離豪門權勢,以免得到了小的利益卻造成大的聲勢。豪門權勢供養很大呀!防止你的心被汙染,也防止別人造口業。你明明是在為建道場出力,結果人家認為你是在中飽私囊,你渾身是嘴都說不清。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贊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遠離神鬼、邪門外道,防止我們不慎被人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