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說道:“把好炭稱做‘活火’。一方面是無煙,另一方面則有較猛的火焰。在煎水前,先要將炭中的餘煙燒盡,取其性力熾猛的那部分,等到炭紅後,便放上水器,用旺火快煮。《汲江煎茶》:活水還須活火煎。”
魏其賢說道:“觀沸水。採用‘背二涉三’法,即在聽到水已至二沸而快到三沸時,取出點茶。聽沸水聲,一沸,即水聲如砌下秋蟲唧唧。二沸,如千輛大車從遠方馳來。三沸,如松濤澗流齊鳴。即第三沸水剛到時,將水衝入壺中。”
鳳姐說道:“烹茶飲茶得有一整套茶器才顯得高雅。煎水的風爐要風致器美令人賞心悅目。茶器以jdz窯為好,青白瓷茶盞、茶碗、茶杯,清新典雅、瑩白如玉。宜興陶器以紫砂泥為原料,其顏色紫紅、質地細柔,造型古樸,澤地典雅,貴如鼎彝。”
魏其賢說道:“飲茶很講究,要緩烹慢煎,細品悠啜,無論日麗天高,還是楚雨密雪,心裡都會有一種悄然的快意,其中滋味,不可言傳。”
魏其賢笑著說道:“如一個人喝茶為神飲,二個人喝茶為勝飲,三個人喝茶為趣飲,五六個人喝茶為泛飲。七八個人喝茶為淡飲。”
鳳姐說道:“世稱茶有三德,即靜坐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助以消化。又能作戒欲之藥。茶有三飲,一杯為品,二杯解渴,三杯浪喝。”
夏曉爽接過話頭說道:“人稱世上有六癖,把過於迷戀駿馬的人叫馬癖,把沉醉於金錢的人稱為錢癖,把耽享於子息的人稱做譽兒癖,把熱衷於褒貶的人稱為左傳癖,把沉溺於茶事的人稱為甘草癖。”
夏曉爽喝了一小口茶水,繼續說道:“唐詩人盧仝就飲茶寫了篇《走筆謝孟諫議憲新茶》的詩: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鳳姐說道:“古人在飲茶時也有說法的。心手閒適,披詠疲倦,意緒紛亂,聽歌拍曲,歌罷曲終,杜門避事,鼓琴看畫,夜深共語,明高淨幾,洞房阿閣,賓主欵狎,佳客小姬,訪友初歸,風日晴和,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課花責鳥,荷亭避署,小院焚香,酒闌人散,兒輩齊館,清幽寺觀,名泉怪石。”
夏曉爽說道:”我記得馮正卿的十三宜:無事,佳客,幽坐,吟詠,揮翰,倘佯,睡起,宿醒,清供,精舍,會心,賞鑑,文僮。”
魏其賢說道:“茶,生於靈山妙峰,承甘露的芳澤,蘊天地的精氣,它的秉性清靈,也是屬於高品格的,便是清靈、淡泊的雅趣。”
夏曉爽說道:“茶與草木是最清靈的生物,但茶是草木的仙骨。”
魏其賢說道:“茶,芳草冠六清。茶更優勝於水、漿、醴、瓊、醫、酏等六種飲料。”
:()心情高爽鬧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