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馬政(3 / 4)

小說:新楚 作者:佩奇倒打一耙

。如春秋末期長江下游的吳國因戰車需要,馬匹一度發展很快。自唐至宋代,都曾在南方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地建立養馬場。明初在江淮之間和蘇南地區興辦牧監達14處,在中國南方歷史上是空前的。

據載,漢武帝時,漢朝軍方的戰馬已經達到了50多萬匹。這不能不說是漢朝擁有西北養馬區之功。

唐朝的全盛時期,在西域設定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將整個西域和天山以北置於大唐的管轄之內,隴右、河西更是大唐的核心地帶。《舊唐書》記載,貞觀十五年,從長安至隴右,有保樂、甘靈、岐陽、太平、安定等八處戰馬飼養基地,每一處戰馬的數量都在5000匹以上。此後甚至隴右養馬之地都不能容納這些戰馬,只得遷徙到甘肅黃河以北。唐高宗時期,唐朝的戰馬數量達到頂峰,擁有戰馬超過100萬匹。唐代安史之亂後,隴右陷於吐蕃,但唐朝的畜牧仍然發達,其他養馬之地皆在大唐的控制範圍之內。

,!

元代統治期間牧馬地從西伯利亞東南部,經察哈爾至黃河下游,共劃分為12個大牧區。每一個牧區馬匹數量多則幾十萬匹,少則幾千匹。

宋朝既未控制西北,又失去了幽雲十六州,所以宋之一朝戰馬奇缺,比如宋神宗熙寧八年,官方記載的戰馬數量僅有3萬多匹,宋高宗紹興十二年,趙構自稱擁有戰馬13萬匹。而且宋朝的戰馬除了從西北地區透過貿易輸入以外,基本都是西南地區的蜀馬和大理馬。

明朝最強盛時期也只是控制到隴右之地,對於西域根本未曾染指,明朝戰馬數量一直保持在20萬匹左右。

熊槐嘆了口氣,後世那些馬政自己也無法宣之於口,心情愈發沉重。

“大王,臣以為騎兵只適用於偵查、擾敵,戰場殺傷,主力還是步卒。”屈匄說道。

熊槐搖搖頭,“時代在發展,戰爭的形勢也在變化,曾幾何時,誰能想到車戰會被淘汰?誰會想到,春秋時期的大戰,幾萬人一天之內便能定勝負,而今幾十萬大軍要數月才能決定勝負?誰又能預料到今後的戰爭是什麼樣子?”

屈匄臉色一紅,退到了一邊。

熊槐微微一笑,“諸位想想,騎兵為何不能作戰場主力?寡人以為原因有二,其一我華夏士卒極少接觸戰馬,以至馬術不精,馬上還不如馬下殺傷力大;其二戰馬一旦飛奔起來,騎士必須有一隻手勒馬,以防自己從馬上掉下來,只剩一隻手的情況下還怎麼戰鬥?”

眾人深以為然,尤其是屈匄,聽大王這麼一說,頓時感覺沒那麼尷尬了。

熊槐接著說,“若是解決了騎士人馬合一的問題,騎兵便可以從正面發起進攻,同時解放了雙手的騎兵,非但可以遠端射箭,近戰時亦可居高臨下攻擊步卒。正面衝鋒、擾敵、襲敵側翼,偵查、遠射,諸位還認為騎兵沒有步卒重要,不能決定戰場勝負嗎?”

一番話說得眾人臉色鉅變,尤其是孫臏,當場陷入了沉思。

“大王可有辦法解決人馬合一的問題?”昭陽問道,聲音有些顫抖,臉色也愈加難看,“一旦秦國也解決了這個問題…”他不敢說下去了。

熊槐笑了笑,“所以現在還不是時候。”

“大王,我們要趕快增加戰馬數量了,誰也說不準這個問題什麼時候就會解決。”沈衍說道。

“如何解決?”

“可否自己養馬?”田忌問道。

熊槐搖搖頭,“苦寒之地出產的馬更適合馳騁沙場,再者江南也沒有好的草場。”

“向秦國、燕國購買戰馬!”田忌又道。

“購買的多了,怕是會引起秦國的警醒啊。”孫臏說道。

“那就結交秦國權貴,透過這個途經購買。”景華提議道。

熊槐點點頭,“可行,還有嗎?”

“透過商人分批從列國購買戰馬,減小目標。”沈衍也有了想法。

“可行。”

“燕國!遠交近攻,從燕國購買戰馬…可惜路途遙遠,運載是個大問題,唉!”田忌有些惋惜。

“海路!”孫臏高聲道。

“好,可行!”

“我說一條,以國家名義,在國境處設立榷場,進行交易。總之,在真正的大戰之前,我的目標是建立一支十萬人的精銳騎兵,戰馬至少要二十萬匹。真正要解決戰馬問題…秦國,哼!”熊槐說道。

“二十萬匹戰馬!”昭陽等人瞪大了眼睛,一臉的不可思議。

大王胃口不是一般的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