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原料,蘇常很多,荊州和越州也不少。陛下若覺得還不夠,魏國和晉國都可以是陛下的原料供給。”
“如何說?”
“只要陛下需要的數量足夠,晉魏的商人,豈有看著錢不賺的道理?”
李彥看了一眼劉文靜道:“看!這就是專業!”
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把原料的主意打到晉魏了。
劉文靜問道:“晉國還好說,魏國會允許我們買賣原料?”
“可以走海線,魏國淮河分支眾多,流通各州,商人走水線,入海之後南下,進入漢江,從漢江分別進入京畿、常州、蘇州。”
劉文靜又問道:“魏國不查嗎?”
沈彬繼續道:“魏國當然會查,但魏國無法真正封死,而且因為利潤非常可觀,魏國官員也可能會參與其中。若您是魏國官員,賺了這筆錢後,會真正聽魏帝的,去查封這些船嗎?”
劉文靜恍然大悟。
“說得好,與朕的想法不謀而合!”李彥大喜,這才是他要的人才!
“朕還想從蘇州等地運輸絲綢到遼國,而且已經派人行動起來。”
沈彬也頗為吃驚,陛下連這個也想到了?
沈彬道:“陛下聖明!我們的主要敵人是魏國,遼國也是魏國的敵人,遼國就可以是我們的朋友。”
李彥點了點頭,突然問道:“沈彬,朕問你一件事,你要如實回答朕。”
“陛下請問。”
“民間商業交易存在貨幣攜帶麻煩的問題,這你是知道的。”
“臣知道,很多商人深受其害。大額交易,銀兩運輸太顯眼,容易丟失。小額交易,銀兩不精準,有時候會延長交易時間。銅錢交易笨重。”
“朕想推行紙錢,你覺得如何?”
“紙錢?”沈彬愣了一下。
“和相國寺的飛錢一樣,就是將飛錢常態化,為了防止假冒,在製造工藝上要下功夫,卿以為如何?”
“請問這紙錢與銀兩的關係如何平衡?”沈彬問道。
“現在很多商人將銀兩存到相國寺,拿到飛錢,以後銀兩可以存到朝廷的銀行,朝廷給對方相應數額的紙幣。”
“可以兌換回銀兩嗎?”
“可以!”
“那沒問題!”沈彬雙眼亮了,“前提是做好防偽,商人會非常喜歡!”
“朕想先在江寧和姑蘇各設立一個銀行,你覺得如何?”
“完全沒問題!據臣瞭解,姑蘇也有不少商人將銀兩存在寺廟,換取一些紙質憑證。”
李彥繼續說道:“朕此意遠不止方便商業,朕想的是以後,魏國和晉國都用大夏的紙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