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反賊互害?(1 / 2)

“但陛下也提拔了一些能臣、賢臣。”公孫贊說道,“現在朝堂需要你這樣的人,我跟你說,今日新的農稅政令已經頒佈了。”

說著,公孫贊取來草稿給宋濂看。

“你看,這是辦法到蘇常的。”

宋濂看後頗有些吃驚:“這是誰定的?”

“這是陛下定的。”

“皇帝定的?”

“對,皇帝定的!”

宋濂卻說道:“現在的問題卻還不僅僅是政策要改制,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朝廷上下的權力結構也需要改。例如這份稅政,頒發下去,可地方稅收的官員有大問題。”

“你說的對!”公孫贊深有感觸。

“鄉里是吏員收稅,一些地方甚至呈報給私人收稅。縣令既是地方的監察官,又是司法官,還是行政官,更重要的是稅收也是他來操辦。老師在生前就跟我討論過這個問題,地方官吏要做改制,如果不做改制,再好的政策都無法下去。所以我認為皇帝之前有幾件事做的不錯,但依然沒有觀察到核心的問題!”

“你提醒我了!”公孫贊連忙起身去拿東西,那是關於轉運使的草擬。

“你看這個!”

“這是?”宋濂又拿過來看,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了一大跳,“這不是老師生前想要做的事情之一嗎?這是你草擬的?”

“蕭太師生前也打算做這件事的嗎?”

“先帝數次北伐,後勤都有問題。地方官吏權柄過重、稅收混亂,權責混亂不明,都是困擾大夏的問題。尤其是蘇常的世家豪強在當年魏吳之戰中被連根拔起後,蘇常地方官員獨大,已經沒有人能監察並制衡。稅務是有大問題的!”

“分權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辦法之一,元之能提到這一點,想必對接下來的形勢幫助很大!”

“不是我提的,是陛下!”

宋濂愣了一下,笑道:“元之說笑了。”

“真的是陛下,今日跟我商議的,我已經在物色京畿轉運使的人選,其實我今日急著見你,是想問你有沒有人選引薦?”

“有!前荊州刺史蔡霖,當年秦州的糧草都是他一手排程,此人做事雷厲風行,張弛有度,絕對能勝任京畿轉運使。”

“他現在人在何處?”

“在老家種地,早就退下去了。”宋濂苦笑道,“很多有志之士都離開了。”

“你就不能跟我去見陛下?”

“我倒是願意將今日遇到的那人引薦給你。”

“我說的是你,轉運使是陛下要設立的,陛下年輕有為,有雄心壯志,現在局面混亂,需要你。”

“唉,我若真的袖手旁觀,就不會來京師了。”宋濂嘆了口氣,“我聽說,去年陸康在徐州打的很艱難。”

“是的。”

“皇帝給了足夠的錢。”

“給了一千多萬兩,去年給了八百萬兩,今年全部補上了。”

“看來大夏還是有救的。”

“好好,我這就安排你進宮面聖的時間,你準備準備,對了,你可以跟陛下聊聊現在的新稅政。”

“新稅政沒什麼好聊的,聊官吏改制和貨幣改制,這兩點才是最重要的。”

“好好,就聊這兩點。”

四月初,姑蘇城主要叛亂者,有十家被夷族。

還有二十家被抓起來,押運往京師。

後來有人估算過,姑蘇城這場快速被平定的叛亂,死的人大概有八千左右。

武康郡收到風聲之後,就開始裝死了,各種上奏疏闡明利弊。

最重要的是,魏軍退出大夏境內的訊息,在三月底已經被證實,並快速傳開。

這就蛋疼了!

我們造反……哦不,我們起兵不就是為了響應大魏嗎!

結果現在魏軍退走了,我們豈不是真的成反賊了?

四月初五,處理完常州的事務後準備南下蘇州的曹謙德,突然收到武康郡長史張博遠的密信:曹公,我檢舉武康郡有人造反,這裡是名單。

曹謙德看到這裡,表示非常不屑:他媽的!武康郡有人造反,需要你來檢舉?現在全天下都知道這幫貨在造反!你這長史腦子被驢踢了吧!

但曹謙德看到了下一頁有一張三萬兩的飛錢單子,並且還有一句話:救我一命,還有七萬兩。

曹謙德:這位長史是忠於朝廷的,他勇敢地站出來揭發了反賊!為黑暗的世界照亮了一束光!這樣的正義之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