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八旗往事(1 / 2)

“遼陽我們會奪回來的,不用擔心,建奴的戰力怎麼樣,你見過嗎?”洪敏接著問道。

滿倉臉上閃過畏懼之色,說道:“韃子長的很粗狂,身體結實,披甲兵最少都披棉甲,還有兩層甲,白甲兵甚至披三層甲,我們的刀劍根本砍不進去,他們還有騎兵,只能在堅城守著,在野外,根本沒有打贏的可能,輸了就被韃子追著砍,基本都是全軍3覆沒,太慘了”

洪敏點了點頭,吃完飯抽了根菸說道:“那是他們沒有碰到我帶的兵,以後你就會看到怎麼建奴了。”

想到後金現在和今後幾年的局勢,皇太極奪嫡成功後,他告訴眾貝勒,黃色是大汗特有的顏色,所以正黃旗和鑲黃旗都應該一直是皇帝掌握(此前努爾哈赤將正黃旗給了多鐸,鑲黃旗給了阿濟格),此外他本人原先是正白旗旗主,所以現在他依舊要擔任該旗旗主。這麼一來皇太極就掌握了三旗的力量,這三旗也被稱為上三旗。

另外五旗的分配是這樣的,皇太極長子豪格擔任鑲白旗旗主。豫親王多鐸擔任正藍旗旗主,阿敏被罷免,他弟弟濟爾哈朗擔任鑲藍旗旗主。代善依舊擔任正紅旗旗主,代善的兒子嶽託擔任鑲紅旗旗主,這是所謂的下五旗。

努爾哈赤走了以後,八旗議事會把皇太極為大汗給推選出來了,皇太極以祖宗之法要求多爾袞的老媽阿巴亥得去殉葬。皇太極當上大汗後,立馬就想著辦法讓自己大汗的權力更厲害些,開始整頓八旗。

想當初努爾哈赤打拼的時候,建州那地方的社會發展水平不咋高,大汗也不是那種特別有權威、高高在上的。但凡軍國方面的大事,那都得由八旗議事會來拿主意。

這八旗議事會,裡頭的主要人員是那14個貝勒,還有些高階的武將以及各部的酋長。

這14個貝勒呢,又能分成“四大貝勒”和10個“小貝勒”。在這兒啊,“四大貝勒”的權力那可是最大的。想當年皇太極繼位的時候,他同意和其他那三大貝勒一塊兒面朝南坐著。

說起議論軍國大事的時候,皇太極得先給三位兄長行個禮,完了之後才回到自己座位上,接著和三位兄長一塊兒接受眾將的拜見。不得不說,皇太極雖說當了大汗,可他真正掌握的權力沒多少。這也不難明白,皇太極剛繼位那會子,手底下的兵馬少得很,就只有正白旗那點兒人。

在努爾哈赤快不行的時候,皇太極是正白旗的頭兒,代善管著兩紅旗,阿敏是鑲藍旗的旗主,莽古爾泰掌控正藍旗,褚英的兒子杜度領著鑲白旗。再說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這哥仨,他們可不是八旗旗主。阿濟格倒是立過功,可多爾袞和多鐸年紀小,連戰場都沒上過呢。

要說這八旗旗主,那權力相當大,這對大汗統治可沒啥好處。於是呢,皇太極就想著得“整頓八旗”,把權力都收到自己這兒來,讓那些旗主的力量變弱些。這頭一個要對付的,就是二貝勒阿敏。皇太極為啥選他呢?一方面是阿敏這人傲得很,不服管;另一方面,關鍵是他不是努爾哈赤的後代,收拾他沒啥太大阻力。

自己老爹舒爾哈齊的死,阿敏心裡一直彆扭著,老想著得給父親要個說法,還打算自己弄個汗國出來。後來阿敏的實力慢慢強了,就想著自己單幹,跟努爾哈赤那一大家子對著幹。皇太極呢,一心要把大汗的權力弄結實了,打算“收拾八旗”,這時候阿敏正好趕上了,算是撞槍口上了。

崇禎元年就是1627 年,阿敏領著兵去打朝鮮,阿濟格、碩託、濟爾哈朗、杜度跟著一塊兒去。阿敏那叫一個厲害,打哪兒勝哪兒,一個勁兒地猛追朝鮮國王李倧。出發前,皇太極下了命令,說別使勁追李倧,能讓他服氣就行。可阿敏不聽啊,他一心想把半島給拿下,好給自己弄塊地盤。

打了勝仗後,阿敏在那宮殿裡擺下酒席,請各位將領來吃喝。他直說道,這宮殿那叫一個豪華,還表示想和大夥在這兒好好過日子,不想回那冷颼颼的東北了。據史料記載,他說:“我老是羨慕明帝和朝鮮王的城郭宮殿,現今咱都到這兒了,幹嘛急著回去呢?我覺得應當留下些兵在這裡屯田耕種,我和杜度叔侄倆就一塊兒住在這兒。”

阿敏想去拉攏杜度,可杜度給拒絕了,他表示皇太極同樣是他叔叔,他不願意離開自己的親人。杜度是褚英的兒子,打仗特別勇猛,不過因為他父親的緣故,他只好行事低調一些。最開始的時候,努爾哈赤是打算立褚英當太子的,然而開國的五大臣,還有兄弟們不停地找事兒,這可把褚英給氣壞了。

褚英和開國五大臣以及兄弟鬧掰了,還放話要搶先動手,把大汗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