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八旗往事(2 / 2)

位子弄到手。努爾哈赤沒轍了,只好把他關起來,向五大臣服軟。過了兩年,努爾哈赤頂不住五大臣的逼迫,把褚英給殺了,讓代善當儲君。哪承想,代善太心急,早早地就和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有了牽扯,這下子沒機會繼承大汗之位了。

杜度心裡清楚得很,他可不希望自己落得跟父親褚英一個下場。所以,當面對某些事情時,杜度選擇了拒絕。

他弟弟濟爾哈朗也不同意自立。這樣一來,阿敏沒辦法了,只能撤兵回瀋陽。這撤兵的一路上,阿敏的軍隊還到處劫掠,這可又把皇太極給惹火了。皇太極想整治阿敏,也想借此削弱一下八旗旗主的勢力,於是又籌劃了一個局。

1627 年那會,在寧遠和錦州的戰場上,皇太極派代善、莽古爾泰、阿敏去打先鋒。他這麼幹,其實是想消耗那些不屬於他自己的兵力,這可把莽古爾泰他們給惹火了。這一仗打下來,皇太極雖說吃了敗仗,不過他自己直屬兵馬的損失倒不算大,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能算個贏家。

1629年的時候,後金這邊糧食不夠吃了,皇太極就想著借道蒙古,再翻過長城進到關內去。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這些人可不幹了,他們使勁搖頭,說這事兒太懸乎,得搭進去好多兵馬,不划算。皇太極可不聽他們的,放話自己要一個人入關。這下子,那些將領們沒招了,也只好跟著他走。

這次入關打仗,皇太極在廣渠門和左安門那兒,讓袁崇煥給打敗了。那袁崇煥的紅衣大炮可猛了,一通狂轟,後金這邊傷亡老慘重了。在這當中,莽古爾泰帶領的那部分人損失最為嚴重,他自己也傷得不輕。打這以後,莽古爾泰就跟皇太極叫上板了,還把佩刀抽出來,要和皇太極決一死戰。這裡邊啊,左安門那場仗是個特別重要的緣由。

明朝那會兒內部爭鬥不斷,崇禎把袁崇煥給囚禁起來了,這可讓皇太極能順順當當回到東北了。不過呢,皇太極早就算計好了,設了個套,就等著阿敏往裡鑽,然後再慢慢整治他。皇太極打進關內後,佔了永平、灤州、遷安、遵化這四座城,還派了兵在那兒守著,而阿敏就是負責這事兒的頭兒。

皇太極撤回關外的時候,安排鑲藍旗守著永平、灤州、遷安、遵化這四座城。可這四座城在關內,不在“撤退的範圍”裡,得讓鑲藍旗留在這兒鎮守。這事兒挺逗的,關內明軍那麼多,這四座城咋可能守得住呢?

永平那地兒,有四座城歸阿敏鎮守。這阿敏啊,其實就兩條道兒,可哪條都是絕路。要是跟明軍死磕,在城裡硬挺著,那八成得把命丟在那兒。為啥呢?他沒啥勝算,也別指望有援兵來幫襯。那要是不要這城了,撒丫子跑回瀋陽呢?皇太極能饒得了他?肯定會拿“丟了城池”這事兒說事兒,再靠著八旗議事會的支援,阿敏照樣沒好果子吃。

阿敏琢磨了好久,最後決定不跟孫承宗帶領的明軍拼命,也不去管灤州、遷安、遵化這些地方的事兒,一心想著儘量保住自己的力量。這麼一來,八旗兵死了一千多號人,剩下的全都撒丫子跑了。阿敏呢,也不打算要永平了,拍拍屁股回關外去了。

咱說回到瀋陽後,那皇太極可是氣壞了,在八旗議事會上對著阿敏就是一頓痛罵,直接就把他的兵權給奪了,然後把鑲藍旗交給了他弟弟濟爾哈朗。據記載啊,“下令把阿敏關起來。給他留了六個莊子、兩個園子、二十個奴僕、五百隻羊、二十頭牛,剩下的那些財產呢,全都歸了濟爾哈朗。”

一開始,阿敏本打算跟皇太極一決高下,進行反抗,可沒人站在他那邊,沒辦法,他只好屈服了。到了1640年,阿敏心情苦悶,最終去世,這也意味著皇太極取得了勝利。濟爾哈朗能夠掌管鑲藍旗,那肯定是對皇太極心懷感激,全力支援他。1643年,皇太極病故了,鄭親王濟爾哈朗極力推舉福臨,也就是皇九子繼位,這麼一來,豪格和多爾袞都沒成功,成了失敗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