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農場的日常生活
這天,莫風和葉青寒一直訓練到後半夜才戀戀不捨的回到屋子裡面睡覺。
因為第二天沒有什麼別的事情,所以莫風決定將自己的農場收拾一下。
收一收之前種下的白菜和豆角,然後種植一點玉米,山藥還有地瓜什麼的。
莫風來到田地裡,看著成熟的白菜,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土地上,每一顆白菜都飽滿圓潤,翠綠的葉片在陽光下泛著光澤,彷彿是大自然最質樸的饋贈。
莫風彎下腰,輕輕觸碰那些白菜,指尖傳來的是泥土與蔬菜混合的清新氣息,這讓他不禁想起了上一世自己小時候跟爺爺一起在土地上勞作的情景。
那時,他還是個懵懂的孩子,跟在爺爺身後,學著如何翻土、播種、澆水。
爺爺總是耐心地告訴他,每一種作物都有自己的生長節奏,需要細心呵護,不能急於求成。如今,莫風已經獨當一面,這片田地也見證了他的成長與蛻變。
他抬頭望向遠方,連綿的山巒在藍天白雲下顯得格外寧靜,偶爾有幾隻鳥兒掠過,留下一串串清脆的鳴叫聲。
這樣的景緻,讓莫風的心境變得異常平和。他意識到,儘管外面的世界變化莫測,但土地總能給予他最純粹的快樂和安寧。
隨著時間的推移,莫風已經收割完了一大片白菜。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看著裝滿白菜的籮筐,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他知道,這些白菜不僅是他辛勤勞動的成果,更是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和憧憬。等下,他要將這些白菜做成酸菜,讓葉青寒和白虎學院的人們品嚐一下不一樣的味道。
酸菜的歷史,悠久而豐富,它不僅是華夏飲食文化中的一抹獨特風味,也是世界各地許多民族共有的傳統發酵食品。
早在數千年前,古代人民為了儲存秋季豐收的蔬菜,便創造性地發明了醃製酸菜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延長了蔬菜的食用期限,還賦予了食材全新的風味與營養價值。
在華夏,酸菜的製作技藝流傳甚廣,尤其在東北地區,酸菜幾乎成為了冬季餐桌上的必備佳餚。
東北酸菜以大白菜為主要原料,經過清洗、切分、鹽醃、發酵等多道工序精心製作而成。其獨特的酸爽口感,不僅能夠開胃解膩,還能與豬肉、豆腐等多種食材完美融合,創造出如酸菜白肉鍋、酸菜燉排骨等經典菜餚,深受食客喜愛。
除了華夏,酸菜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著各自的特色與傳承。
例如,德國的酸菜(Sauerkraut)以白菜或紅捲心菜為原料,經過乳酸菌發酵而成,常與香腸、啤酒搭配食用,成為德國傳統飲食的一部分。
韓國的泡菜(Kimchi)則以其豐富的蔬菜種類、辣中帶酸的口感聞名於世,是韓國餐桌不可或缺的開胃小菜。
隨著時代的發展,酸菜的製作技術不斷革新,從傳統的家庭手工製作到現代化的工廠生產,酸菜不僅保留了傳統風味,還更加註重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同時,酸菜也跨越國界,成為全球美食交流中的一份子,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品嚐到這份源自古老智慧的酸爽美味。
至於另一旁那些成熟的豆角們,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斑駁地灑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給綠油油的葉子鍍上了一層柔和的金邊。豆角們彷彿也感受到了這份溫暖,一個個飽滿而油亮,懸掛在藤蔓之間,隨風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那是大自然最質樸的樂章。
莫風將手中的白菜放在一旁,來到豆角地裡面,緩緩地彎下腰,小心翼翼地摘下一個豆角,指尖傳來的是果實特有的新鮮與涼意。
莫風將摘下的豆角輕輕放入籃中,心中盤算著今晚可以為家人準備一頓怎樣的晚餐。
或許是一盤清炒豆角,簡單卻飽含家的味道;又或許可以嘗試一下新的烹飪方式,給家人帶來不一樣的驚喜。無論哪種,這份來自土地的饋贈,都將化作餐桌上最溫馨的記憶。
慢慢的,土地上的豆角和白菜都讓莫風還有農場小精靈和風媚給收了起來。
莫風他們的幹活速度還是相當的快的,剛收完的時候,葉青寒也才從床上醒了過來。
這時候,莫風也開始準備早飯。
今天的早飯是皮蛋瘦肉粥以及之前莫風醃製的鹹鴨蛋。
皮蛋瘦肉粥還是之前的那個味道,至於鹹鴨蛋,可是葉青寒他們幾個第一次吃了。
葉青寒將鹹鴨蛋掰開,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