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黃帝繼位(1 / 2)

小說:逆襲修仙 作者:文嶽

卻說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是有熊國(河南新鄭)國君的兒子。他的母親叫附寶,是炎帝的後裔,帝裡的孫女。有一天,附寶走出祁野,看見一道巨大的閃電環繞著北斗樞星,有感而孕,懷胎二十四個月,在軒轅之丘生下了黃帝。因此給黃帝取名叫軒轅。黃帝出生就很神異,還是幼兒時就能說話,幼年時就思維敏捷,長大後為人敦厚機敏,成年後聰明睿智,善於使用兵器,以土德稱王,崇尚黃色,諸侯都推舉他為天子,所以稱為黃帝。建都在涿鹿,有祥雲瑞兆,就用雲來設定官職(春官叫青雲,夏官叫縉雲,秋官叫白雲,冬官叫玄雲,中官叫黃雲)。又見到土德的祥瑞,出現了黃龍和蚯蚓,黃帝非常高興,修養德行,治理軍隊,種植五穀,安撫萬民,丈量四方土地,開始建立各種制度。天下有不順從的,就去征討。對內使用刑罰,對外動用軍隊,製作旌旗,設立陣法,在山林草木中開闢道路,以打通道路。但從來沒有在一個地方長久定居。天下諸侯聽說後,都非常敬畏和服從。黃帝的勢力範圍東至海濱,西至崆峒,南至江瀆,北至燻鬻(匈奴),在釜山(保定安新)會盟諸侯。黃帝雖然建都在涿鹿,但經常遷徙。用軍隊環繞作為營衛,效仿井田制度,開闢方陣,外邊八八六十四,分守八方,小的叫營,大的叫衛,角落相互連線,曲折相對。黃帝居住在中間,這叫握奇之陣。

有一天夜裡,睡到三更時分,黃帝夢見大風把天下的塵垢都吹走了。又夢見一個人手拿千鈞的弩弓,驅趕著成千上萬的羊群。黃帝醒來感嘆說:“風是釋出號令的,塵垢被吹走意味著後面會有清明。天下難道有姓風名後的人嗎?那千鈞的弩弓,是有奇異力量的人,驅趕著成千上萬的羊群,是能夠善於治理百姓的人。天下難道有姓力名牧的人嗎?”第二天升殿,黃帝把這個夢告訴了群臣,群臣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黃帝說:“你們先退下,這個夢一定不是虛妄的。明天我和你們一起出去打獵,探訪賢能之人,看看是否真有這樣的人,怎麼樣?”

卻說風后這個人,是山西解州人,出生在海邊,以務農自耕為生,精通《易》數,明白天道,甘於貧困,以隱逸為樂。有一天,他到田中耕鋤,見天氣晴朗和煦,於是唱起歌來:

上天圓圓,下地方方。

生逢斯世,得遇明王。

唱完繼續耕種。黃帝的車駕和人馬來到附近,風后不理睬,只顧躬身鋤地。黃帝觀察了他很久,心裡想:“這個人雖然是個農夫,但儀表堂堂,必定有可取之處。”就命令近臣去問他是哪裡人。近臣領命去問,風后回答說:“君臣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各自做好自己的事,何必勞煩詢問!”近臣把風后的話回奏給黃帝,黃帝感嘆說:“這是個賢者,不是普通農夫!”於是下了車輦,步行走到田邊。風后見黃帝步行前來,連忙扔下鋤頭,在田中俯伏,口稱萬歲。黃帝扶起他問道:“賢士為何隱居在此,不出世輔佐君王治理天下?請問賢士高姓大名?”風后奏道:“臣姓風名後,才疏學淺,不能為世所用,只能耕種而已。”黃帝聽了非常高興,命他隨駕入朝,以輔助國家。風后沒有推辭,領旨同行。

正在行進之間,只見大澤旁有一個樵夫,在山林中四處張望地走著,黃帝看了很久,見這個人威風凜凜,志氣昂揚。黃帝命停下車輦,走進林中,上前問道:“賢士,誰在這裡閒逛,不出世輔佐國家安定百姓?”力牧俯伏奏道:“臣是愚鈍之才,不足以濟世,所以隱居在此。”黃帝說:“願聞賢士姓名!”力牧奏道:“臣姓力,名牧。”黃帝聽了非常高興。對群臣說:“你們今天才相信夢不是虛妄的。”於是扶起力牧,命他隨駕回朝。

第二天升殿,文武大臣朝賀完畢,黃帝命宣風后、力牧入朝。兩人在階下高呼萬歲,行朝拜之禮。黃帝說:“朕如今得到你們二人,是上天在夢中應賜,你們就如同我的左右手。”當即封風后為上相,封力牧為上將,作為左右輔佐的大臣。原有的太常察知地利,封為稟官,掌管農事;蒼龍能分辨東方,封為士師;祝融能分辨南方,封為司徒;太鴻能分辨西方,封為司馬;后土能分辨北方,封為李師。力牧是武職,不在此列,風后在朝內,加上前面五人共為六相。

黃帝自從得到這六相以來,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天下太平。有一天,大宴群臣後散去,黃帝回到宮中休息,夜裡到了三更,忽然做了一個夢,夢見兩條龍在江中盤繞,挺出白圖來授予黃帝。黃帝醒來,自己思考:“前面的夢已經應驗,後面這個夢也不會是假的。龍,是水中之物,必定有奇異之處。”於是齋戒沐浴,早上上朝,把夢龍的事跟群臣講了。天姥出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