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暫時辛勞,就能永遠安逸。你們不要阻攔。”這天夜裡夢見神賜給他九頭牛和黃龍來引導水流。第二天開工,岸崩塌如同雷聲,上面起自西陵峽,中間是巫峽,下面到歸峽為止,三峽共七百多里,頃刻之間就疏通了。至今西陵峽的峭壁,還有影子沒有消失。所以人們都稱他為神禹。一帶的江流底部平整。禹於是向南登上宛委山,取來黃帝的《水經》觀看。然後向南疏通雲夢、洞庭、瀟湘、沅灃、長酉、資、漵、漸九江,治理完成後,就向東疏通彭蠡、震澤、松江、婁江、東江三江。
在他向東疏通三江的時候,三次經過塗山氏的家門而不進去。塗山氏自從丈夫離開後,生的兒子四歲,名叫啟。聽說丈夫治水經過他家,抱著啟出來看,啟呱呱地哭泣。禹都不回頭,不因妻子兒女擾亂他的心,只把測量水流治水作為緊急的事務。在外十三年,所到之處都是歡聲載道,百姓用竹籃盛著飯,用壺裝著湯來迎接。禹呼喚百姓告訴他們說:“如今洪水已經平定,糧食可以種植,必須辨別土地的顏色來耕種,你們從此可以安心了。百姓感謝。禹於是回朝覆命。
卻說舜帝設立朝會,聚集兩班文武大臣,行拜舞山呼之禮完畢,問群臣說:“朕命令禹去治理水患,到如今已經十三年,不知道成效如何?”皋陶出班上奏說:“臣聽說禹治水,三次經過家門而不進去,如此辛勞,怎麼會不成功!”話還沒說完,傳奉官上奏禹治水回朝。舜帝急忙命令宣他進來。禹到了,在殿階下拜伏,山呼萬歲完畢,舜帝慰勞他說:“你離開十三年,朕沒有一刻不在心裡掛念。如今你治水,成功了嗎?”禹叩頭上奏說:“仰賴聖上的洪福,九州已經治理妥當,臣治理洪水很有秩序。從今以後,想必不會再有受害的情況了!”舜帝說:“你可以將治理的要點,詳細說一遍,讓朕知曉。”禹上奏說:“臣辭別陛下的那天起,從帝都開始,於是先開通九州,其次疏通九條道路,圍堵九個湖澤,測量九座山。陸路乘車,水路乘船,泥路乘橇,山路乘檋。教導百姓挖地把水引到海里,驅趕蛇龍放到草叢裡。水從地下流過,這就是江、淮、河、漢。險阻的水流已經遠離,危害人的禽獸消失,然後百姓能夠在平坦的土地上居住。百姓又得到低窪潮溼的土地來種植五穀,從此百姓能夠有充足的食物了。”舜帝聽了禹的上奏,非常高興說:“皋陶之前說你治水勤勞,在外十三年,三次經過家門,不顧妻子兒女,不進家門。朕想如果不是懷著極大的誠心,怎麼能做到這樣?自從開天闢地以來,沒有人有像你這樣的功勞!”舜帝看著群臣說:“朕的兒子商均不成器,朕想要立禹來代替朕的位置,諸位愛卿認為怎麼樣?”群臣上奏說:“陛下洞察得非常明白,臣等愚昧,懇請陛下聖裁。”禹聽到舜帝和群臣的話,驚恐害怕得汗流浹背,不敢回應,只是叩頭而已。舜帝又看著禹說:“你應當努力成功,不要辜負朕的託付。”禹不敢說一句話。舜帝說:“你們暫且退下。”
一天,舜帝命令準備車駕向南出行,巡狩到蒼梧之野,忽然身體染上寒疾,一病不起,不能乘車回朝。於是召禹和群臣到蒼梧,後來娥皇、女英也到了。舜帝看到群臣都到了,召他們到臥榻前,各自叩頭問安完畢,舜帝說:“朕出來南巡,突然染上風寒,沒想到病情如此沉重,恐怕不能起身和你們眾臣再商議朝政事務了。朕的兒子商均不成器,之前曾經和你們說過,朕駕崩之後,眾臣可以立禹來代替朕的位置。各自應當遵守朕的囑咐,不要有其他議論。”又召禹說:“你德行傳播在國內,名聲傳遍天下,百姓都對你歡心,代替朕的位置,你要努力不要推辭。”禹只得唯唯諾諾地接受命令。舜帝呼喚兩位后妃說:“朕承蒙先帝不拋棄,授予天下,又把你們兩個嫁給我,這份恩情和仁德,沒有報答的日子。只是朕繼承皇位,不敢貪圖安逸,如今使得天下安寧,都依賴二位愛卿在內輔助扶持。沒想到一病到這個地步,自己知道沒有起身的日子,不能和二位愛卿長久相伴。朕駕崩之後,天下授予禹。二位愛卿自己保重。”舜帝說完就駕崩了。在位六十一年,享年一百一十歲。娥皇、女英非常悲痛,淚水灑在竹子上,都變成了斑點痕跡。禹和群臣立即舉行殯禮,把舜帝葬在九嶷山。眾臣跟隨兩位后妃駕車回朝。禹回到家,就和妻子逃到陽城。眾臣找到他,叩頭下拜。禹說:“我德行淺薄見識粗疏,怎麼能主宰天下?先帝況且有兒子商均,我怎麼敢貿然承接大位!”皋陶說:“不遵君命,這是一罪。把萬民交給不成器的人,這是二罪。如今不接受命令,致使天下沒有君主,這是三罪。請您仔細考慮。”禹說:“承蒙您的教導,我實在不能勝任這個職位。”皋陶說:“不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