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財政收入,並促進了經濟的復甦和繁榮。到了天寶十三年(754年),唐朝達到了鼎盛時期,全國共有321個郡、1,538個縣、16,829個鄉,戶籍記錄顯示有9,069,154戶,總人口達到52,884,488人。這是唐代戶口數量的頂峰,標誌著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峰。
促進文化繁榮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特別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圖書的整理和儲存。為了改善宮中藏書的質量與管理,開元三年(715年),玄宗邀請了褚無量、馬懷素等學者商討史館書籍的問題,並決定對內府中太宗、高宗時期遺留下來的舊書進行系統性的整理和修復。這些書籍由於長期由宮人管理,出現了一些損壞和錯亂的情況,查閱起來也不方便。
隨後,在開元七年(719年),玄宗頒佈命令,鼓勵公卿士庶之家將所藏稀有書籍借給官方抄寫儲存。為此,他組織了一支由馬懷素、元行衝、吳兢、韋述等二十多名學者組成的團隊,在秘閣進行了多年的編校工作,最終完成了《群書四部錄》200卷這一重要文獻的彙編。
到了開元十年(722年),唐玄宗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於東宮設立了“麗正書院”,次年又建立了“集賢書院”。這兩個書院不僅作為藏書之所,還承擔了校勘書籍的任務,成為當時重要的學術中心。此時,唐朝的藏書達到了頂峰,總數超過3,060部,51,852卷,包括2,500多部道教和佛教經典。長安和洛陽兩地分別設有四個圖書館,按照甲、乙、丙、丁分類排列經、史、子、集四大類書籍。據記載,當時的文集完備程度堪稱空前,總計達7萬卷,集賢院學士張說等47人被任命負責典籍管理工作。
書院作為一種古代教育機構,正是在唐玄宗時代開始興起。袁枚在其著作《隨園隨筆》中提到,書院之名起源於唐玄宗時期,如麗正書院和集賢書院都是為修書而建。根據《唐兩京城坊考》,開元五年(717年),明堂改名為乾元殿,其東廊用於存放四部書,並因此得名乾元院;次年,該機構更名為麗正修書院(後來改為了集賢殿書院),“書院”這一名稱及機構形式由此確立,從而成為了後世書院制度的開端。
音樂皇帝
唐玄宗在音樂領域有著非凡造詣。他對唐朝音樂發展的貢獻深遠且持久,堪稱一位音樂皇帝。玄宗本人擅長多種樂器,包括琵琶、二胡、笛子和羯鼓,尤其對羯鼓情有獨鍾,不僅能夠敏銳地察覺演奏中的細微瑕疵,並及時糾正,還親自創作了諸如《霓裳羽衣曲》和《小破陣樂》等超過百首的樂曲。玄宗登基之後,設立了教坊——專門訓練音樂與舞蹈表演者的機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梨園”。因此,後世戲班也常被稱為“梨園”,以此紀念這位熱愛藝術的皇帝。
唐玄宗對音樂教育的重視,促進了音樂人才的培養,為唐朝的文化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在音樂創作方面,玄宗制定了九十二首羯鼓曲目,並創作了一些羯鼓獨奏曲,極大地豐富了當時的音樂庫。他所改編的《霓裳羽衣舞》,據說是基於印度傳入的《婆羅門曲》,也有傳說稱其靈感來源於夢中月宮仙子的啟示。
無論其起源如何,《霓裳羽衣舞》都成為了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體現了唐玄宗李隆基融合東西方藝術的獨特才華。唐玄宗透過自己的音樂天賦和對藝術的熱愛,不僅提升了宮廷音樂的質量,也為民間音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唐代音樂文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書法大家
唐玄宗李隆基不僅是一位傑出的帝王,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書法方面尤其擅長八分書和章草。他的書法風格工整清晰、秀美多姿,在唐代書法史上佔據重要地位。《舊唐書》稱讚他為“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而竇臮在《述書賦》中描述玄宗的作品風骨巨麗,碑版崢嶸。
李隆基的書法代表作包括《鶺鴒頌》、《紀泰山銘》和《石臺孝經》等。其中,《鶺鴒頌》尤為著名,其特點是起筆與收筆少藏鋒,顯得挺拔別緻;整體書風雄秀,結構豐麗,用筆遒厚。從全篇來看,書法遒勁健勁,豐潤渾茂,融合了“二王”(王羲之和王獻之)的風格,繼承並發展了傳統的書法藝術。《鶺鴒頌》是唐玄宗唯一傳世的書法墨跡孤本,被譽為是唐代的稀世之珍,受到了歷代文人學者的高度評價。黃山谷曾評論說:“玄宗書斑斑猶有祖父之風”,這表明了他的書法風格與唐太宗有一定的傳承關係,但同時也有他自己獨特的風格——太宗清勁,玄宗遒婉。
清代評論家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