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過去,平淡無奇。
但在東洲百姓的眼中,好似過了很久,昨夜浩浩蕩蕩的腳步聲甚是嚇人,以至於無法安睡。
稍有地位牽扯之人此時更是坐立難安,不敢出門又無比急切的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終於,長夜在他們暗暗的祈禱中過去,浩蕩的腳步聲逐漸遠去,如果不是真實發生的一幕。
對東洲人來說,這一切真的好像一場夢。
但又真的如一場夢一般,現實中什麼都沒有發生,與往常一般,還尚處安定之中。
各路官員依舊如常進出王宮,參與政事。
只有幾匹快馬的進出在這片和諧之中,顯現出一絲不尋常來。
而一天之後,下半夜之時,幾匹快馬則出現在他們該出現的地方。
其中一處正是楊子若的平安城中。
點燃燈珠,楊子若披著單衣,仔細看著情報中的內容。
“東洲生變,大軍進城如潮水,迅而急,復又退,不知緣由。”
下半夜已經是萬物生息之時,披著單衣的楊子若此時難免有些春光洩露之感。
此時周身曲線盡露,如若不是看她臉上的神氣與話語中顯露出來的志氣與不凡。
大體上只能想到一句話來。
“世間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靜靜看著紙條上的內容,楊子若沒有說話。
而過了不知道多久,屋中忽而明亮了起來,後隨著錯亂卻有序的腳步聲臨近。
不一會,屋中就出現了幾個人來。
這些人有一些是前天天楊子若為其祛除心障之人,有幾個沒有。
其中有兩個最為顯眼,一個身高九尺,周身雄壯威武,宛如鐵塔,名字則叫沈大牛。
原本是叫大牛,但因與楊子若的結拜大哥沈若初結交,雖無同袍卻勝似同袍,故三人結識後,楊子若便主張二人同姓,大牛自然欣然接受。
此人是楊子若的天賜護法。
居奇的師兄居山道長,當初就是看到此人的相貌與周身的七殺之氣,斷定日後必定是一位將軍,這才與童子一起守株待兔,蹲到了楊子若的結拜大哥,也就是另一個天賜護法。
後跟著楊子若的結拜大哥,這才好不容易找到當時還未出山,處於自卑又自信之間的楊子若來。
而另外一個,也就是楊子若的結拜大哥,則是一身獵戶打扮,周身安靜的出奇,卻也毫無破綻,讓人不敢小覷。
“東洲兵變了,你們看看有什麼想說的。”
楊子若將手中的紙條遞了出去,坐得最近的沈若初會意,便接在手中,看了一眼又遞給了大牛。
大牛不識字,是以看也不看的遞給了旁人。
隨著旁人傳遞揣摩,楊子若便給他們說了她所瞭解的東洲的情形。
“五百年前女帝還未出世之時,本只是一個農家女子,身肩不得力,兩手不能抬。空有天大志氣,卻不得伸展,但天命與之,終於遇到了她這輩子最大的貴人,一位武藝高強的女俠,傳授了她兩本秘籍,這才開始了她的傳奇之路。我也一樣,居於深山,兩眼發黑,心有天下志,白髮不能言,萬幸遇到了居山道長,為我講解了天下大勢,我這才能奮而建立平安城。安於其中,卻能洞悉天下大勢,平靜且強大,安然而無懼。”
說著,緬懷了一下飛昇而去的居山道長,隨後說到。
“東王子期,商人之身,本該謀利,卻妄圖謀國,經商與治國是兩件相干又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妄求至尊,以商人習氣去治國,必敗無疑。”
這是居山評價子期的話,楊子若複述了一遍,隨即又說起方氏這個千年的世家。
“這兩年收集來的情報中,子期稱王,運氣最好的就是得到了方氏這個千年世家的效忠。這個千年世家的底蘊太恐怖,想那方氏獨子,明明只是誇誇其談之輩,在我眼中連末流都算不上,卻不過三兩句點撥,便能明心見性,入了智慧之門。其心不智,卻乃璞玉,入世一洗,便放光華。不愧是擁有聖人血統的家族,我泱泱神州,若人盡如此,我又何須出世,還要用盡全力。”
楊子若嘆息到,意有所指,不言而喻。
方氏握有兵權,若是兵變,自然非其莫屬。
此時是要搞清楚為什麼變得快又退的快,其中是什麼原因,還有兵變的理由是什麼。
“方正瑞是東王軍的首領,又是聖人世家,這子期如果只是商人,那麼肯定是對付不了方正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