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王林,小臉早已沒了血色,慘白如紙。
他瞪大眼睛,死死地盯著那道黑黃相間的矯健身影在自己的眸中越來越寬大,那原本撕心裂肺的哭喊之聲,一下子被狠狠掐斷,戛然而止。
長時間的顫抖讓他的雙腿好似兩根失去韌性的軟麵條,再也支撐不住身體的重量,於是他直接 “撲通” 一聲坐在了水坑之中。
溫熱的水體瞬間淹沒到了他的下半身,浸溼了他的褲子,寒意一點點滲進肌膚。
即使如此,求生的本能仍讓他頑強抵抗,他用著雙手不斷後撐,手肘受制於這有限的坑洞空間,只能生硬地上下摩擦著坑壁,粗糙的坑壁磨破了他的面板,絲絲血跡滲了出來;而他的雙腳則是在淺水中拼命後蹬,濺起一串串渾濁的水花,泥水濺到他的臉上、身上,可他已全然顧不上這些。
只是此刻,他的身後就是堅硬冰冷的坑壁,退無可退。在這千鈞一髮的瞬間,諸多念頭如走馬燈般湧上心頭,
‘要是我聽媽媽的話就好了,就不會落到這般田地。’
‘我要死了嗎,嗚嗚嗚嗚,會不會很痛啊,媽媽,我好想你……’
每一個念頭都飽含著無盡的懊悔與對死亡的恐懼,在他小小的腦袋裡不斷盤旋。
.
很多時候,人只有在做錯了事,真正直面自己內心深處極力不願面對的結局時,方才能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曾經在決策上存在的錯誤。
“撞了南牆才會回頭”,這是一句流傳已久的古老諺語,幾乎人盡皆知。
大多數人在知曉這句諺語的同時,往往還會帶著一種嘲諷的心態去看待那些撞了南牆的人,彷彿自己永遠不會成為那樣的傻瓜。
可是,正如人們總是帶著不屑的神情嘲笑著掩耳盜鈴、坐井觀天的寓言故事中的主角一般,很多時候,在不知不覺間,人們自己早已悄然成為了類似故事中的主角,只是不自知罷了。
其實,錯誤,並不可恥。人終究只是人,只要是人,便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缺,也就不可能永遠不犯錯。俗話說得好,“浪子回頭金不換”,真正能夠做到百戰百勝的將軍,無不是從無數次失誤的死人堆裡艱難地爬出來的。
他們在一次次的錯誤中汲取教訓,不斷成長,才鑄就了後來的輝煌。
可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很多時候,人並沒有太多選擇的機會。絕大多數人在撞到第一次南牆時,就已經被撞得頭破血流,身心俱疲,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和勇氣,再也沒有繼續前進的能量了。
就像如果一切按照正常的發展路線,此時年僅十歲的王林,在面對猛虎時,不可避免地會被猛虎狠狠撕咬一番。
他那稚嫩的身體,在猛虎的尖牙和利爪面前,是如此的脆弱,根本阻擋不了猛虎的攻擊。
即使運氣極佳,僥倖存活下來,也極有可能如曾經某個報道中的受害者一樣,全身會留下難以言喻的、令人可怖的傷疤。從那之後,他的人生將自此走上一條與原本截然不同的道路。
也許他會在無盡的痛苦和自卑中鬱鬱而終,也許會在某個被痛苦折磨得無法忍受的日子裡,一時想不開而選擇自殺。總之,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他應該是不會成為那位日後聞名世界的王院士了,自然也就不再會遇到對他人生有著重要影響的陳十一。
而對於陳十一來說,沒有遇到王林,也可能會是人生中的一大遺憾。因為沒有遇到王林這樣一位良師,他可能就無法學到諸多寶貴的科學知識,無法從王林的經驗和智慧中借鑑到有益的東西,也就很難走出屬於自己的、輝煌的科學道路。
由此可見,每個人,每件曾經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其實都是組成這個世界迴圈往復的重要因素。
即使此時只是缺少了這個在當下只不過是個十歲的孩子,都可能對未來世界的走向造成巨大的影響。更不用說歷史中的那些偉人了,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並不是說即使沒有這個偉人,終將會出現另外一個人來替代他的位置,這種想法實在是大錯特錯。每一個偉人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就像在牛頓之前,地球上生活過幾十億人,可在他之前,沒有任何人能夠發現萬有引力。我們又怎麼能篤定地認為,即使沒有牛頓,萬有引力也終將被發現呢?
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萬事萬物之間又是相互聯絡的。在此基礎之上,世界還是相互聯絡且相互推動的。每個人所經歷的每件事,無論大小,都如同一個個微小的齒輪,共同推動著世界的演變,從而產生一個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