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家長鞭刑五下,雙管齊下保證琉求的小孩都能上學。
只是未來琉求移民會越來越多,剛開始人少好說,可現在新老移民就已經產生矛盾,將來肯定會更多,所以有些事情還是提前做好安排,這樣才能長久。
當然肯定會遇到各種麻煩和新事物,但做總比不做強,邢承恩也是照著現成的模板和族叔幾人商量著來,政策先試點執行一下,效果不錯在普及,琉求現在的情況會越來越好。
,!
邢承恩提出的制度畢竟提前了將近一千年,後世的有些制度未必適合現在的情況,邢承恩還是和族叔多商量著來,有些自己考慮不到的多聽聽老人說的也能提醒一下自己。
軍營待了一段時間後感覺雞血打的差不多了,邢承恩又返回了安平基地,這十幾天物資已經準備好,因為貨物太多,只能讓空間小能手邢承恩出面,正好他也想出去逛一圈。
至於教學生的事情,楊升已經可以勝任,邢承恩又甩出去一項工作,可以慶祝一下。
不過沒事幹的時候還可以去帶一帶課,和學生聯絡一下感情建立紐帶還是很重要的。
邢承恩回到安平基地就去船廠視察了一下,和一年前相比,船廠變化很大。
現在琉求造船廠已經有水力和風力鋸木機、動力運料器、滑車、絞轤、重型起重機等裝備,提高了船廠的勞動生產率,張成估計以後要是成了規模建上幾百個船塢,幾乎一兩天就能生產一條船。
張成還在在造船設計、船體部體等環節,實行標準化管理,海軍也專門成立了研發航海裝備、製造航海儀器和繪製航海地圖的部門配合。這樣系統化的造船模式,減少了生產和使用成本。
張成主要精力是放在戰艦上,這也是琉求的首要任務,可是他的幾個學生在研究民用的捕魚船。
圖紙也是邢承恩提供的荷蘭捕魚大帆船。它不僅每次可捕30萬桶魚,水手還能在甲板上直接加工和醃製漁獲。
原時空正是在大帆船的幫助下,荷蘭漁民壟斷了鯡魚和鯨魚的捕撈。到17世紀下半葉,荷蘭擁有1500艘漁船,從業人員多達人,對英國形成了壓倒性的競爭優勢。
正是靠著漁業的進步,帶動了荷蘭其他產業的提升,獲取的大量鯨油,促進了本國的製造業和化學工業的發展,對化學工業的重視,加快了荷蘭製糖業、製革業、啤酒釀造業、軍火工業等產業的壯大,豐富完善的工農商體系,使馬車伕的形象更加豐滿。
琉求要完成工業化,初期還是要靠捕鯨,後期也不知道能不能點出石油技能來。
船廠這半年時間又下水了六條大飛,現在琉求的船隊包含六艘戰艦,三艘福船,十艘大飛,船隊的運力已經提高了不少。
其實還造了兩條實驗性質的小型飛剪船,能跑出過16節的平均速度,順風跑三十到四十節,這在宋朝簡直是神話般的存在。
原先跑日本博多需要七天,現在飛剪船兩天就跑到了,要是順風跑起來,一天就到,快了不知道多少,以後傳遞資訊完全可以靠它來實現。
這種船以大縱寬比、優美的水線造型和高桅全帆為特色,在海上滿帆航行時,其鼓脹的的船帆與略微高出水面的船身就像一隻巨大的蜻蜓在貼水滑行。
聽說試航完成時,下來的水手都吐了,在海上飆船的感覺是爽,但是飆過頭了也難受。
邢承恩也想上去飆船,不過被王進給死死攔住了,說這船跑的太快,還是讓水手們跑明白航線之後在飆船吧,要不一個礁石就能讓人去見列祖列宗,惜命的邢承恩這才作罷。
但是邢承恩還是讓人快點探明航路,自己控制不住那顆不斷驛動想要飆船的心。
看見船廠造船能力完全能造出飛剪船,邢承恩把彩虹號和大共和號的圖紙交給了張成大匠,原時空彩虹號載重757噸,船身更加狹長,船頭處向上翹起延伸,船底被設計成鋒利的刃狀以利於切開波浪,在這個時代完全就是神器。
雖然載重有些小,可是完全滿足快速運貨或者運兵的需求,配上火炮之後,在海戰中就是無敵的存在,就算對方船多也能風箏死對方。
當然還給出了風帆戰列艦的圖紙,實驗性的船就達到排水量1000噸左右,艦上裝有滑膛炮,能發射實心彈。
正式列裝後的圖紙就是頂級戰列艦的圖紙,排水量增加至3000~5000噸,火炮數量從幾十門增至上百門。
張成看到後完全是兩眼放光,可是也明白要想用這種多層甲板的大戰艦,還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