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論(1 / 3)

邢承恩只是臨時想起茶園的事,阿里山烏龍茶在後世挺有名的,自己也需要建設茶園。

何瑤雖說精通農事可也不是百事通,茶園的事還是再找人吧。

南宋時期政府對茶園戶的要求十分苛刻,對其索取頗多,以至於茶園戶常常不堪重負,為了緩解茶課壓力,走上販私茶的道路。

南宋的茶販子也是武力充沛的一夥人,搞的是武裝販運,比正規軍能打。

邢承恩這邊有大量茶引在手,有茶販想重複利用茶引買賣茶葉,就透過林知州門下的王總管一起合作販茶,即在應該前往合同場稱重封印的流程中偷偷買賣,在阿拉伯商人提走之前,可以賣很多手。

有這條渠道在,總有些不堪重負經營不下去的茶頭,顧平應該有辦法搞來人和茶樹的。

何瑤見沒什麼說的,又去其他地方忙去了,邢承恩感覺他有些像農科站的技術員,在田間地頭忙碌。

以後耕地再擴大,他這個樣子可不行,還是提點了一句,“何主管,耕地越來越多,你這樣就算累死能看多大地,還是換個思路多帶些學生出來才是長久之計。”

“主君,已經在帶了,那邊那些就是。”何瑤說完一指遠處,有一群人正在田裡討論什麼,離得遠也聽不見。

“何主管,辛苦啦!”

何瑤沒在說話,只是擺了擺手走向學生們。

眾女又玩了半天之後,邢承恩才回到府裡,剛進門,程管家就來稟報說王海和張成大匠在府裡等著了。

張成大匠人直,一見邢承恩都來不及見禮就說話了,“主君,海船入江行不通,如果海船入江的話,可能就會導致擱淺,而江船入海的話,可能就會導致江船側翻。

雖說江上航行要比海上安全很多,可是水文情況不清楚的話根本就是不負責任。

咱琉求現在造的都是海船,和江面走的船構造上就不一樣,船高都不一樣,可開不得玩笑。”

邢承恩還真不懂這個,聽了張成的解釋才知道,海船和江船構造上不同,所以海船去江裡容易擱淺,江船跑海里容易翻。

“張大匠,黑龍江水深不錯,江面也寬,從漠河到出海口都可以通航1000噸以上的船舶,伊力嘎(撫遠)下游更是可以通航萬噸船舶。

不過這個資料我不確定,所以才要王強去探索一番,不過你說的對,還是謹慎一些的好,額爾古納河水深不高,大概15米或者25米,肯定是行不了海船的。”

“主君不知,這海水和河水的浮力不同,所以還是謹慎一些吧。”

邢承恩好歹接受過現代教育,知道這是因為密度不同唄,海水有鹽所以浮力大些,到了河裡自然就浮力小了。

“那這樣,蒙古草原就不去了,可以試著探探月琴湖(興凱湖)和五國城(松花江),搞清楚那裡的情況,把水文、地理、還有附近的部落都搞清楚,我們需要這些資料,未來入主中原是一定要把那裡抓入手中的。”

“是!”王強點頭應是。

黑龍江上三千噸的船可以到佳木斯,千噸的船可以到哈爾濱。

邢承恩來的那個時代,黑龍江省是中國的主要產糧區之一,也就是墾區,主要在從鶴崗,到佳木斯,到七臺河沿線往黑龍江方向,因為松花江正好從墾區中間穿過,沿途進過佳木斯,樺川、綏濱、富錦、同江入黑龍江,沿途都是黑龍江主要墾區,所以都有完善的港口設施。

這些地區從松花江沿岸裝運糧食,運到日本北方地區,比從大連港轉運運距縮短三分之一,運期減少二分之一,費用減少四分之一。

壞處就是隻能忙半年,從5月到11月黑龍江下游冰封期之前,一旦冰封就不行了。

邢承恩如果未來入駐日本,必然會利用起這條航線,所以才提前探索一番,搞清楚狀況,最主要的還是想買鐵木真的馬。

邢承恩樸素的商業觀念,馬匹的生長是需要時間的,想辦法擴大馬匹種群也是未來戰略需要,除了金國還要開闢新來源,所以才想去蒙古搞馬匹,特別是戰馬。

至於語言不通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東北各民族說漢語你敢信?

北宋末年奉命出使金國的許亢宗就在他的《行程錄》中記錄他在北方瞭解到的託撤孛寨“契丹強盛時虜獲異國人則雜處於此”,其“異國人”包括了“南有渤海,北有鐵離、土渾,東南有高麗、靺鞨,東有女真、室韋,東北有烏舍,系內有契丹、回紇、党項,西南有奚,故此地雜諸國風俗”。

那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