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古董羹(2 / 3)

比如說歐美女性的裙撐、內衣支撐、醫療手術器械、船帆的斜拉桿和帆撐等等。

因紐特人還用鯨鬚做成了弓,用鯨魚筋做成弦,重量很輕發射力道卻很大,是他們狩獵的利器。

鯨鬚的材質和象牙很像,是製作工藝品的好材料,經過打磨和雕刻之後,可以以假亂真,後世裡很多象牙工藝品其實就是用粗大的鯨鬚內芯做的,不是專業人士很難區分。

現在數一數,一頭鯨魚從頭到腳,幾乎每一根毛髮都是對人類有用的材料,這也是西方國家曾經玩了命捕殺它們的主要原因。

,!

據說從19世紀開始到20世紀初,全世界海洋裡的鯨魚數量銳減了90多,全都是被西方發達國家給殺了。

美利堅在19世紀裡,全國一多半的油燈裡點的都是鯨油,持續了幾十年,直到煤油的出現!

僅1853年一年,美利堅捕鯨業共殺死了八千頭鯨魚。

曾經,北大西洋有十萬頭座頭鯨,別的鯨魚還不算,後來,幾乎絕種了,被美利堅人殺完了。

感謝後來石油產品的大規模開發應用,這才讓鯨魚存活下來,要不然,被滅絕的動物裡一定有鯨魚的名字!

美利堅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地,然後美利堅人不捕鯨了,開始宣傳捕鯨非法了。

在石油沒發現之前,鯨在歐美社會中的作用,就是現在是石油的作用。

北美野牛就倒黴了,美利堅人為了皮毛殺光了6000萬頭北美野牛,到了1890年,竟然只剩下不到1000頭了,後來才開始慢慢恢復。

更絕的是北美旅鴿,因為好吃,這種曾經叱吒北美大陸,數量最多時達100億隻的神奇鳥類,就這樣滅絕了。

好像跑題了,反正美利堅人拿我種花家說事的時候請先反思一下北美野牛和北美旅鴿的事情再來開口。

等之後有了大船,在有專業工具的幫助下捕鯨很容易,捕鯨弩配上大木桶,多綁幾個,風箏死鯨魚不成問題。

這個時代捕鯨業由邢承恩開啟,估計後世自己會被環保人士罵。

也不知道鯨魚肉是什麼味道,自己上輩子沒吃過,有機會嘗一下。

晴雪看到少爺又走神了,就在一旁幫著涮好生魚膾,再蘸上佐料餵給邢承恩吃。

晴雪已經習慣少爺老走神,可是又不敢打斷少爺,少爺想的應該都是大事,自己只要照顧好少爺就是了。

邢承恩沒注意,張開嘴就吃進嘴裡,味道很不錯,就是沒注意醋有點多,嗆了自己一下。

晴雪撲哧笑了,笑得那樣甜美,就好像鑲了紅櫻桃的奶油小點心,餡兒是帶杏仁味的蜜糖可可,真是到了秀色可餐的程度。

邢承恩看著美人的笑臉心裡不由蕩了一下:

“這麼調皮,幸虧不是燙的,要不我嘴還不被燙起泡了”

“好,是奴家的不是,這塊剛剛好,少爺嚐嚐。”

晴雪說罷,又涮了一片生魚膾,再蘸好料,這才餵給邢承恩吃。

“二哥兒也是,生魚膾硬是變成了古董羹,不過琉求這地方冬天也這麼熱,不適合吃古董羹啊!”

古代的“古董羹”就是現代家喻戶曉得“火鍋”。

古代人之所以將“火鍋”稱為“古董羹”,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吃火鍋的時候需要向鍋裡投擲食物,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發出“咕咚、咕咚”的聲音,當然“咕咚”聲也與鍋內湯汁沸騰有一定關係。

如果追溯古人吃火鍋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

因為周朝時期人們承載食物的器皿被稱為“鼎”。

裝主食的鼎被稱為食鼎,盛酒的鼎被呼為酒鼎。

當然也有一些體積比較大的祭祀鼎。

周朝時期的“鼎”其實就是火鍋的雛形,隨著時代發展火鍋所用的“鍋”也在發生著變化。

戰國時期的陶罐實際上就是吃火鍋的專用器皿。

到了北宋時期由於經濟比較發達,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富商,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隨意食用火鍋。

在冬季的時候人們圍爐而坐,火鍋中的湯底不斷沸騰,人們將“醃菜”、“乾菜”,以及其他肉類食物投入火鍋內,只需要在鍋裡涮上一圈就可以吃到美味的冬季美食,這種感覺不但特別溫暖而且也特別富有生活情調。

當然後世也有人認為,火鍋是元代時期的一種蒙古特色飲食。

蒙古人在行軍打仗的時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