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面對數十萬流民和數萬學子,整個流民圈早就傳出吉王府已經無糧救濟的傳言,整個水路洲作坊,東西岸工地,包括義學堂大小孩子,一個個憂心忡忡惶恐不安,所以,莫奢求工錢,只要有口飯食,青壯勞力拼命幹活,婦女日夜不停紡紗織布,各學子更是日夜苦讀,在這亂世,眾人奢求不過是吉王府能屹立不倒。
吉王動情道:“都噤聲,不許哭,孩子們,你們要相信你們的朱校長,相信吉王府,我們一起攻堅克難,我們一定會熬過去,等你們以後學有所成一定要救死扶傷賙濟貧困,這才不枉你們所學,不辜負你們的校長,好了,我們繼續唱歌,有覺得自己會唱歌的等一下可以來報名,今年歲末,你們的朱校長要舉行聯歡晚會慶祝新年,到時,你們可以上臺表演…”
相比于吉王朱由楝的悠閒自足,世子朱慈灶忙的不可開交,白天,他得上足六節快班課,晚上,他得加班培訓教習,他還得經常開會安排,還得操心全校師生食宿,還得抽空去各大作坊巡查指點,還得去各工地視察指導,還得抽空編撰高年紀教材。
迴歸前,他也看過穿越文,他是真的不懂人家怎麼能如此悠閒當甩手掌櫃,還能風花雪月。
所幸今天下午最後一節課是體育課,朱慈灶忙裡偷閒去各課堂外轉了轉,好在這些教師雖然水平參差不齊但都很認真教學。
吉王府慈善制義學堂實行的是隨堂制,也就是不限開學時間建好一棟教學樓立馬開班授課,等於建設的速度決定學生的人數。
所以便出現奇怪的現象,一邊是保育院在補養一幫瘦骨嶙峋的幼兒幼女,一邊有學子讀aoeiu..,另一邊已經學到小學二年級加減乘除混合運算,一邊的跳級生開始學三年級的面積體積計算。
朱慈灶也明白基礎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但嚴酷的現實逼得他只爭朝夕,所以,他違心從各班中挑選最優異學子跳級教學。
所幸這些流民子女打小明白這個亂世讀書之珍貴,所以只要天上有一絲亮光,跳級班大小學子便會抱著課本啃讀。
令他欣慰的是,只短短一年時間(義學堂放假即捱餓所以沒有寒暑長假),跳級生已經能用後世簡體字作文,能熟練的用阿拉伯數字計算試題,能用還算標準的普通話讀書交流。
特別是班上幾十個十五六歲貧寒女學生,如果不是他辦義學,等待她們的命運大抵是青樓或者小妾,或者被人分食於某個野外,但現在,她們不但衣食無憂,還能輔導管理學弟學妹。
遠遠的聽見義學堂中間的大體育廣場傳來竹哨聲和整齊腳步聲,朱慈灶尋聲走到廣場邊緣。
廣場中間整齊的排著十個小方陣,這是庶長子朱慈煃在上體育課,和音樂課一樣,體育課也是每旬一課,每日四個課時,每課十個班五百餘學子。
朱慈灶對庶長子朱慈煃沒有任何成見,因為根據歷史,庶長子朱慈煃是在第七代吉王殉國後於崇禎十七年向南京弘光朝廷請封為第八代吉王,弘光小朝廷敗亡後,朱慈煃又追隨永曆帝繼續抗清,一直堅持到永曆十五被緬王伏擊後自裁殉國,可以說,吉王子孫沒有勾心鬥角,吉王一脈也都死的剛烈。
朱慈煃有別於朱慈灶儒雅英氣,他打小喜歡騎馬射箭舞槍弄棒,喜歡鑽研兵書陣法,所以被父王趕入義學堂後,他很快迷上了體育這門課程,並自請為體育總教習,為了教好體育,他還從吉王衛中挑選了百名衛士當助教。
朱慈煃拿著教棍站在方陣前列發號施令道:“立正,稍息,向左轉,向右轉,立正,向後轉,稍息,向前一步走…”
百名助教拿著教鞭在方陣中凶神惡煞的對著轉錯方向的學子抽打呵斥,如此再三發號施令,漸漸的犯錯學子越來越少,其實這些搞不清東南西北的學子大多是新生,但朱慈煃手下助教可不管新生老生,不管男生女生又或者年長年幼。
看見世子來了,朱慈煃讓隊伍立正,而後急匆匆跑過來敬了個標準軍禮吼道:“報告朱校長,十個班學子集合完畢,請檢閱,”
朱慈灶回了個軍禮道:“朱教習做的很好,請繼續上課,”
而後壓低聲量道:“新生年紀太小身體太弱,不可太過苛責,更不可過分責罰。”
朱慈煃正色道:“不打不足以長記性,不嚴如何令行禁止,弟弟自有分寸,兄長,這些學子都是我一手調教出來的,以後兄長若辦大事,可不要忘了我這個總教習。”
朱慈灶笑了笑,他明白朱慈煃說的大事就是起兵造反,他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