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1 / 2)

第6章

辰時末巳時初(上午八點多到九點),吉王準備妥當欲出府,王妃看著朱由楝身後的十個歌姬欲言又止道:“王爺,你也操心操心灶兒的婚事,他今年已經二十有四了,這天下,哪有王府世子這般年紀不成婚的。”

朱由楝也頭疼這事,去年嫡子剛回來時他就開始操心,可這逆子竟然婉言拒絕,後來被逼急了,這逆子說絕不同意盲婚啞嫁,還要求先相處看看,最好能自由戀愛。

那些有意聯姻的官宦大戶聽到這個要求一個個嚴詞拒絕,這怎麼可能,自家女子怎麼可能未入王府先失身份,而且還不一定被世子看上,這萬一退回來,那以後自家女子還怎麼活。

後來倒是有幾戶落魄讀書人家同意先委婉見上一面,所以由王妃出面一起接進後花園,朱由楝把嫡子從義學強押回來相親,可這逆子只遠遠的看了幾眼便搖頭拒絕,拒絕原因是不喜纏足,病怏怏的,羞澀過度。

纏足也確實不妥,病怏怏那是扶風弱柳之姿好吧,最氣人是羞澀過度也算缺點,難不成人家一個黃花閨女第一次見面還要不分親疏。

為這傷人的拒絕理由,這幾個破落讀書人還鬧到長沙府布政使司衙門,後來還是管家去賠錢道歉才壓下去。

不過因為這麼一鬧,再加上嫡子如流水一般敗家,整個湖廣行省大戶人家再沒人提聯姻之事。

朱由楝一行渡船過河上了義學堂碼頭,碼頭不算太大,往上是二十幾步石階,上了石階是碼頭小廣場,廣場鋪著青磚,再往前是義學堂簡陋校門,說是校門,其實並沒有大門,而是兩邊各豎一石柱,左側石柱寫:吉王府慈善制義學,右側石柱寫: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進了校門,裡面是數棟青磚青瓦校舍,每棟分上下兩層,一層有教室十間,中間有一間小辦公室,二層為宿舍十間,兩頭有磚砌樓梯,一般男宿舍在左女宿舍在右,宿舍中間有教師宿舍一間隔絕男女。

此外,校內還有大型食堂數棟,大型圖書館一座(目前藏書不足千卷),音樂館一座(吉王強烈要求),教師樓數棟,沐浴房數座(分男女),行政樓一座,大禮堂一座,體育廣場,保育院…

按照世子朱慈灶原來規劃,吉王府義學堂分小學中學大學和研究院四部,但始料未及小學堂已有三百多個班一萬五千多學子,而且每天還有數百幼童被送入學堂。

目前小學堂已經佔據了牛頭洲全部建成校舍,所以最近朱慈灶又準備把牛頭洲空地再建設三十棟樓當成中學堂,至於大學堂和研究院,目前礙於財力和生源暫時不做考慮。

吉王朱由楝是懶得管這孽子,反正吉王府只有那點家業,大不了敗光散場,他想繼續敗,只能自己想辦法弄錢去。

所以,朱由楝決定在有生之年吃好喝好,他一輩子就喜歡個美食美人和美樂,特別是音樂,他造詣很深,他在幫嫡子編輯從後世帶回的教科書中發現了各年紀音樂課本,他好奇一看便開啟了另一扇天窗,原來,音樂還可以這樣記譜編曲,還可以這樣演唱。

所以,他自告奮勇出任音樂總教習,而且還修了一座能容納數百人的音樂館,他要求嫡子把音樂當成正課教育,而且每班每旬必須上一趟音樂課(義學堂實習旬休制,即每旬讀書八天休兩天)。

當然,因為小學堂有三百多個班級,所以每天他上四堂音樂課,每課合十個班五百多學生。

嫡子心憂他的身體,但朱由楝堅持己見,所以,義學堂便把音樂課程排入課表,義學堂實行上午三節課下午三節課制度,音樂課便排在上午最後一節課下午三節課時間段。

趁有空隙時間,朱由楝記起王妃囑咐,兒子朱慈灶比他還要忙,他課堂在能容納數百人大禮堂,他上課主要培養教習隊伍和各班跳級生,因為是個新事物,特別是朱慈灶教材標準發音是京師官話,所以挑選教習標準就是北方識字流民和年長學子,還有就是吉王一脈各分支讀書子弟。

吉王一脈在長沙已經有七世,很多庶出子弟已經延續到八九代,這些子弟雖然庶出,但總歸背靠著吉王府,所以從中挑挑選選,還是找到六七十個讀書識字能說官話的子弟充任小學堂教習。

但光讀書識字能說官話還不行,因為世子準備的教材從文字到內容是全新的,所以,得嫡子從漢語拼音阿拉伯數字開始教,世子教會眾人一課,這些教習再去各班依葫蘆畫瓢上課。

當然,因為這些教習有文字功底,所以接受速度比普通流民子弟快的多,朱慈灶一年時間教完兩年多課程。

最讓吉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