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義學旬報》第一期一經發行,整個長沙府譁然一片,而後迅速波及到整個湖廣及南方。
《義學旬報》雖然只一張4開紙,但報中之言著實大逆不道無君無上無法無天。
先說旬報頭版吉王世子之言,雖然一直避實就虛,但誰都看得出來朱慈灶把歷史罪人之矛頭對準天下讀聖賢書儒家。
對付儒家倒也罷了,朱慈灶竟然說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某家某姓之天下。
再說義學堂其他學生之文章,有主張大明須學周定公穆公共和執政,大明根本不需要專制之皇帝,而是應該共同推舉首輔共和執政。
有建議皇帝應該把權利移交給內閣實行君主立憲制。
有主張建立貴族院,平民再推選百姓院之上下兩院制度。
有希望審案時請不識字百姓為陪審團,以後官員只有審案權沒有判決權,官員想判案需先說服陪審團同意。
有主張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土地都應該收歸皇帝,再由皇帝平均地權禁止買賣。
有主張開放海禁武裝商船,鼓勵劫掠倭國及西洋商船,以報百年倭寇和洋番劫掠我大明百姓之仇。
有主張從旅順登入遼東直搗黃龍。
有主張免除田稅農稅增加商稅以商治國。
總之,什麼稀奇古怪的奇談怪論都有,甚至於還有主張男女平等夫妻平等婚姻自由,甚至於一夫一妻制。
這份旬報和各地彈劾如雪片一般飛到紫禁城。
怕崇禎皇帝不認識簡體字,有怒氣攻心之官員還一一翻譯成繁體字。
然並卵,崇禎十一年(1638)正月初四,李自成等部聞洪承疇率軍入川,齊聚川北。洪承疇檄川中諸道兵嚴守要害。農民軍據險守川北,久糧乏,承疇以川師誘之,親率陝兵設伏於梓潼。十三日,自成在梓潼被困,與承疇戰不利,率餘部走還陝西。
光澤鉛山間的棋山有無為教徒活躍其間,密以燒香為記,崇禎十一年(1638)正月十二日夜,無為教徒張普薇突圍鉛山縣城,擁眾橫行,其黨江義、周入等衝弋貴界。巡撫解學龍檄分守湖東道林日瑞推官吳鑄合福建兵剿平之,並搗棋山,破散其黨。
明廷由於連年用兵,財源匱乏,於崇禎十一年(1638)正月十四日,從工科給事中傅元初所請,開福建海禁,通商佐餉。
三月,李自成率部從川入陝後,自洮州出番地,總督洪承疇令曹變蛟與賀人龍追殲。自成率軍與曹軍連日苦戰,轉戰千里。番地人稀糧乏,農民軍無以得食,力不支,戰死餓死者眾。自成洮州敗後,率軍復入塞,赴岷州及西和、禮縣山中。曹變蛟追剿之,李自成等潛伏于山中不出。
正月,張獻忠部農民軍在鄖襄一帶被左良玉、陳洪範等部擊敗。左良玉部將羅岱箭射獻忠面額,良玉追及,刀拂獻忠面。獻忠軍大敗,損失頗重,輾轉至谷城。時熊文燦為總理統明軍,決計主撫,刊檄招降。是年春,獻忠以重寶賄賂熊文燦及總兵陳洪範,又使人赴京師賄首輔薛國觀。
是年四月初八日,張獻忠在谷城降於熊文燦。
六月初二日,都城十餘里內,覺地軸搖撼不已,若地震。不久,轟雷一聲起天半,屋瓦碎裂,梁塵飛揚,西北隅白雲滃鬱,瀰漫亙空,中夾蒼黃黑子,旋轉雲際。歷二時方散。
乃京城西直門內安民廠火藥爆炸。震毀城垣,方圓十數里無完宇,樹木俱偃仆立槁。居人行人,互相枕藉,死皆焦黑。更有崩至城外數里,死藉地面。據查居民死傷萬餘,貼廠太監王甫、局官張之秀俱斃,武庫幾空,發五千金賑恤。
九月二十二日,清軍再次入寇。清軍分二路進至牆子嶺、青山口,明薊、遼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戰敗而死,中官鄭希詔逃走。清軍遂長驅直入,兵屯於牛欄山。時明宣、大總督盧象升丁憂,候代未行。帝乃詔督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諸軍入衛。二十四日,京師戒嚴。
整個崇禎十一年,雖然大明剿賊取得些階段性勝利,但隨著大清又一次入侵京畿而轉安為危。
我們不知道老奴是否應和了李自成張獻忠,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李自成張獻忠能九死一生肯定得益於大清實時入侵京畿。
到了崇禎十一,不管拜香教還是北方流民,又或者是剛剛立國的大清,大明朝廷的權威性蕩然無存,他們想叛就叛,打不過最多投降,想劫掠京畿便直殺進來,紫禁城早變成擺設。
做致命處是,大明國庫空虛,財源匱乏,能收上稅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