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一個學生的日記(1 / 2)

第82章

《義學旬報》最近開始連載抗虜衛諸官兵的報告和文章。

這是校長朱慈灶寫信要求每個擅自行動的官兵必須完成的任務,當然,本來應由小安子帶回來的任務卻連他也有去無回。

朱慈燦的《論大明鄉村土地狀況》第一個發表在旬報頭版,朱慈燦根據一路所見所聞所感寫道:大明湘贛地區可以代表著南方大部分鄉村狀況,但是,現實迫切狀況是自耕農十不存一,十分之九農民無立錐之地,他們或者賣身為奴,或者成為佃戶,或者朝不保夕乞討為生。

吉王府北上勤王抗虜衛第一個打倒的物件是石牛寨三界寺,抗虜衛從寺中解救出婦女五十三名,糧食錢財布匹堆積如山滿倉滿谷。三界寺下至小沙彌看門僧,上至住持方丈都夜淫婦孺日欺百姓,他們所涉及人命案件竟然達到驚人的一百三十多起。

聽說抗虜衛為民做主分田分糧,當地百姓表現出近乎亢奮的熱情和擁護,他們拿出家中僅剩的酒肉飯菜勞軍,擁護抗虜衛幫他們成立三司組織,抗虜衛離開那天清晨,幾萬百姓扶老攜幼抹淚相送到石牛寨湘贛鄂山頂交界處,幾十個年輕青壯強烈要求加入隊伍。

自古民心就是天下,校長告誡我們說:天下非某家某姓之天下,更不是士大夫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而作為大明最底層最龐大的農民群體,他們在失去土地遭到慘絕人寰的欺壓後還對大明給予希望和夢想,這是大明之福,也是大明之悲。

我不禁怒問:憑什麼,憑什麼要奪去他們賴以為生的一點土地,憑什麼要逼他們賣兒賣女賣妻賣自己,憑什麼最勤勞良善的他們活得如此艱難。

士大夫天天口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時不覺得臉紅心虛嗎?在你們掠奪他們土地時,在士大夫像牲口一般奴役他們時,在他們風花雪月吟詩作對時,難道你們的眼睛看不見天下蒼生已經到了橫豎都是死,不如反了他孃的的危機爆發邊緣…

左片長苗石的《關於前鋒片建設若干建議》和其他數人關於二子式滑膛槍臘梅式迫擊炮改進不足若干意見被軍校,火器研究院等單位秘密研究改進。

當然,大部分報告都是關於軍隊及火器方面的,除了一個叫趙無疾初中生的一本隨軍日記,趙無疾從加入鐵血會初心,秘密北上抗虜會議,十月十五夜奔,一路風景雜事都寫的文采斐然跌宕起伏。

特別是從一個普通官兵視角描述的打倒土豪劣紳細節更是驚心動魄。

所以,在趙無疾不知情的情況下,《義學旬報》副刊已經開始刊載他的《北上》日記:

十一月初五,隊伍已經走完臨江府過半,傳令兵傳來軍令讓我們加快步伐趕到九江府準備登船北上,終於要北上了,終於要手刃入侵京畿殺我百姓的女真蠻子。

有點期待,也有點害怕,但跟緊隊伍的步伐不會減緩。

突然,傳令兵讓我們改道向東邊的南昌府急行軍。

為什麼去南昌府?

同學竊竊私語說是去左片長苗石的家鄉解救他的親人,他是有點公器私用胡鬧,但他人不錯,每次打仗也衝在最前頭。

將心比心,誰忍心眼睜睜無視親人受苦受難,誰忍心過家門而不入,誰不想衣錦還鄉報仇雪恨…

十一月初五夜,經過軍議決定第二天開始攻打王家村,王家村背靠險峻面朝數萬畝田野,村子很大,佔地三四里,而且有高大的圍牆和很深的護城河,王家人更是男女老少齊出動站滿了城牆守衛。

十一月初六大清早,無霧,視線清晰,快速飽食一餐後,軍鼓和軍號聲四起,準備攻城了,這是我們第一次攻打守衛眾多堅固高大的城池,朱慈燦衛長早傳達了做好犧牲的思想準備,但真正的站在城牆下我才感覺到原來死亡離我們這麼近這麼真切。

突然,身後傳來馬嘶人吼,王家人竟然搬來了數千救兵,而且是全盔全甲還有近半騎兵氣勢洶洶向我們殺來。

急促的轉向軍號聲響起,按照千百遍的操練迅速轉向迎敵,朱慈燦騎著戰馬站在左邊,苗石帶著前鋒可憐兮兮的幾十匹騾馬隊走在右邊…

糊里糊塗的打了大勝仗,一個不可思議的大勝仗,因為銷煙散後我才發現對面長槍大盾步步逼來的強敵屍橫遍野滿地哀嚎。

好像,我只按照指令機械的開了十幾輪排槍,這該死的二子式滑膛槍還卡了一次殼,不過好在我快速清理了槍膛跟上了節奏…

苗石片長被一個漂亮的女孩緊緊的摟著,兩個人抱頭痛哭,他有點走桃花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