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舉子游學至長沙(1 / 2)

第131章

四月夏至,長沙府這座千年古城越發熱火朝天起來,繼橘子洲大橋之後,湘江南面上游猴子石大橋,湘江北面下游銀盆嶺大橋建成通車,不同於橘子洲大橋的是,猴子石銀盆嶺兩座大橋乃鐵貨兩用雙層大橋。

沒錯,大學堂已經鼓搗出火車,雖然問題很多,雖然還未定型,但吉王朱慈灶還是高瞻遠矚的下令修建環繞長沙府城的雙鐵軌城際交通線,猴子石和銀盆嶺兩橋便是為聯通東西城際鐵軌之節點。

現在的長沙城,光南逃流民早超過千萬人口,這還不包括各地行商和搬遷而至的富人官紳。

這是什麼概念,朱慈灶第二次回到後世是2010年元月,那一年長沙人口才七百多萬,也就是說,四百年後的長沙人口還不足一千萬,而四百年前的長沙府人口超過一千萬。

一千多萬的人口需要無數的糧食供給,需要無數的工廠提供就業,需要無數的房子提供住宿,需要無數的車輛提供交通。

為了決絕一千多萬人吃穿住行民生問題,城南跳馬鎮最後五十萬畝祭祀王田早被密密麻麻的工坊佔領,無地可用的吉王府開始高價徵收北城土地,所以現在的長沙府,府城之內一半屬於大明朝廷,一半屬於吉王府,府城之外方圓三十里屬於吉王府治下,三十里外屬於大明朝廷。

好在這幾年堵胤錫堵知州全力配合,或者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順其發展,如此,吉王府和大明官府倒相處融洽相安無事。

一千多萬難民已經不是吉王府能夠全力救助的,所以,現在逃難至長沙府的北方難民可以得到三個月的免費食宿和技術培訓,三個月後,除了孤寡老弱,剩下的都必須自食其力,當然,如果有好的手藝或者生意,可找王府銀行申請低息創業貸款,可尋王府就業司租賃經營場所或賒欠生產工具等。

當然,大拆大建也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就業途徑,一千餘萬流民中便有八十餘萬壯勞力成為建築工人。

秦良玉將軍從被人抬下船艙被被這驚天變化驚掉下巴,才短短數月,湘江之上已經橫跨了三座巍峨大橋,長沙城已經擴容到目之所及,無數冒著黑煙的工坊順著湘江延綿數里,湘江之上商船充塞於道絡繹不絕,特別是河西嶽麓山下,無數的壯男在熱火朝天的忙碌,一座延綿十餘里的大學城已經露出雛形。

是的,這是吉王朱慈灶最為在意的大學城,他不同於後世長沙河西大學城,這裡將建成一座徹底的大學城,一座數十個學院的大明科學搖籃。

這裡,被規劃成一塊塊學院園,這裡,已建成無數條筆直寬敞的道路,這裡,有高樓大廈教學樓,這裡,有科學家別墅群和學者公寓樓,這裡,有學術孵化園,這裡,還有現代化大醫院,這裡,有四通八達公交馬車,這裡,還有城際鐵軌,這裡,將是朱慈灶的理想園,這裡,將是新大明的騰飛起點。

嶽麓書院山長梁光烈彈劾新吉王:好大喜功,勞民傷財,勞民不下於秦王興修阿房宮,傷財不承讓隋帝開運河…

堵胤錫述職摺子道:吉王朱慈灶若能拿出微末與國,則大明無財賦之困,吉王朱慈灶若貢獻百一與帝,則吾皇可一解千愁…

然則,吉王朱慈灶不但不為國分憂,還搜盡天下財富。

是真的搜盡天下財富,特別是銅錢,現在的長沙府連衙門官吏身上都掏不出半個銅錢,有輕便保值的紙幣,誰願意懷揣沉重的銅錢,而且紙幣已經迅速向周邊,特別是向南方各省滲透,再加上吉王府銀行發行的金銀元重量標準制造精美,南方百姓就認準吉王府的新錢。

關於金銀作為交易介質,大明官方一直未意識到問題嚴重,但在南方富庶之地,很多百姓早就接受使用西洋金銀圓,因為百姓使用散碎金銀很容易吃虧上當,特別是散碎銀子很容易變色,這便經常被有心人鑽空子用鉛或者其他金屬矇蔽欺騙,再一個,百姓日常交易不可能隨身攜帶銀稱,很多商賈便使用陰陽稱坑蒙拐騙。

現在好了,吉王府發行標準一兩金銀幣,又用紙鈔代替銅錢,以前不放心散碎金銀,現在有標準金銀圓,以前懷揣幾貫銅錢趕集是個沉重負擔,現在幾張紙幣說走就走,而且商賈似乎也特別喜歡接收紙幣。

所以說吉王府搜刮天下財富也不為過,可這一切是吉王府無盡的工業品做信用擔保,是南方無數大小商賈推波助瀾,因為王府銀行兌換有漏洞,而且是筆利潤可觀合法合規的大漏洞,所以,無數商賈聞風而動甚至於出現專業兌換商這個職業。

這利潤有多大呢,崇禎年白銀一直在貶值,崇禎三年八百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