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君山海船廠(1 / 2)

第148章

朱慈燦有點雞賊,他的內閣人選很值得推敲,就比如建設司長馬祥瑞,他是拓土會長,秦良玉的幼女,建設包括交通,交通又包括馬路和鐵路,所以,用一個熟悉地理之人很合適。

再比如民政司長祖大石,祖大石為學生民主會長。

再比如朱和基為商務司長,朱和基是日報總裁,再加上他是王府子弟出身。

錢梅花為王妃,而且在大學教授經濟學,她還是王府銀行的總裁,聘請她主官經濟財政再合適不過。

當然,內閣未來還有農業司,工業司,國土司,廉政司等等大概十個司級單位,但目前只管長沙半域之地,所以暫時沒必要。

律法院也立馬公佈組織結構,分別為左法司,右法司,巡捕司。

國王院(彈劾院)最後公佈組織人事:

彈劾司長:劉德,

教育司長:朱慈灶,

國防司長:朱慈煃,

稅務司長:週五六(國政院),副司長李喜(國王院),副司長馬小橋(馬大橋弟弟,律法院),屬三院共管。

國政院既已成立,王府大管家便把關於民政戶籍移交過去,包括一千一百萬流民和一億銀圓虧空。

當然這筆鉅額虧空目前是銀行貸款,但總需要人來償還,律法院新立不可能承擔,國王這邊還會繼續虧空,因為辦學和養軍真的很耗錢,所以在得到不再轉移債務後朱慈燦顫巍巍接下負債。

李伯年長吁一口氣,王府甩掉流民負擔和虧空後將是個聚寶盆,當然,考慮到王爺嚯嚯銀錢本事,李伯年也輕鬆不到哪裡去。

果然,第二天王爺通知李伯年陪他一起考場洞庭湖造船廠。

洞庭湖在明末是很大的,八百里洞庭一直到清中還維持六千平方公里水域面積,而且洞庭湖和長江聯通,出長江航道為嶽州君山,後世洞庭湖其實高於長江,所以才修建城陵磯水利樞紐。

吉王府早在去年成功應用蒸汽燃機後便著手王府第二造船廠,也就是君山海軍造船廠。

這個時候君山還是個荒涼的孤島,加上吉王府在長沙影響力,所以李伯年花了很小代價便賣下了君山島。

李伯年和呂冰花跟隨王爺登上海軍蒸汽船往北下行,二個時辰不到,大船已經進入煙波浩渺的洞庭湖,朱慈灶站在船頭看著這八百里洞庭湖,後世他沒去過洞庭湖,但他知道洞庭湖枯竭不成樣子,甚至於幾次大旱見了底。

不說恢復到雲夢澤時期水面,但絕對不能萎縮成後世模樣,一切因果皆乃人口過多土地無法承受其重所致。

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勤勞民族,他們數千年來一直向土地索取,用鋤頭不停的刨呀刨,直到開發完這片能開發的所有土地,甚至於填海,填湖,填沼澤。

想想後世之西洋人,每家每戶數百畝農場,到處是草原森林,隨便釣魚打獵能滿滿收貨,食料選材極精,比如牛肉只吃臀區,豬肉只吃豬排,海魚只吃魚仔,為什麼呢,因為人家土地多人口少。

而我們呢,山上連只兔子都難見到,人家不吃的是我們名菜,什麼兔頭鴨掌豬雜牛蹄筋,美名其曰中華美食,其實是沒辦法,若挑挑揀揀如何養活十幾億人口。

君山海船廠已經開始建造海船,事實上呂冰花現在的十幾艘戰艦算不上海船,當然,十丈長度(33米)在內河船算大,可朱慈灶知道,那是他們沒見過海的廣闊,沒見過真正的航空母艦和十幾萬噸海輪。

呂冰花任海軍總指揮,領少將軍銜,秦良玉任副指揮,也領少將銜,呂冰花帶走了第三片所有健全官兵,包括一百三十名守北城門女兵(濟南決戰犧牲傷殘一百七十餘名女兵),她接手海軍後立馬又招募了三百七十名女學生湊足一個區,再加上五百軍校生,她又去學校招募三千餘中學生湊足五千。

海軍是技術性兵種,五千海軍和陸軍一個軍同級,而且呂冰花的海軍,軍中中上級幾乎都是女軍官,為了證明巾幗不讓鬚眉,她親自穿上緊身短泳裝背起空心葫蘆天天在橘子洲西河道練習泅渡,這已經成為長沙城一道最靚麗的風景。

這十幾艘新式戰艦由校長親自設計,如果後世人看見肯定驚訝,這不是後世大名鼎鼎的052護衛艦,是的,縮小版052護衛艦,有簡潔的線條,尖銳的艦首,有壓浪船鼻,有高大的指揮塔樓,有寬闊甲板,唯一區別是船尾那個煙囪。

這樣完全顛覆大明河船海船設計需要不停的驗證試錯,因為朱慈灶只知道大概外形,至於內部結構他一概不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