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艦隊一路過陪都南京,至鎮江後,長江水面豁然開朗,明末的長江水系比後世大的多,特別是鎮江至松山出海口。
經過五天五夜不間斷續航,終於,要入海了。
五天五夜不間斷續航兩千多里水路,平均到每晝夜才四百里,而且還是順舟而下,這速度放在後世是龜速,但在這個划槳或者風帆時代簡直是神速。
十艘大小戰艦,合計有海軍一衛千五百餘人,還抽調了五百女真及七百匹戰馬,當然,肯定得是漁獵女真的漁,否則水會吐死過去。
是真的吐,登船前,呂總指就有過交代,會暈船會吐,但是,吐著吐著就會習慣。
集體吐吧,那場面相當壯觀,呂總指吐,秦老將軍吐,五百女官兵吐,五百技術兵吐,五百戰兵也吐,五百女真兵吐的想跳水自殺。
好在都堅持下來,也慢慢的習慣下來,各崗位都沒出什麼大岔子,女真騎兵也沒人真跳水自盡。
迴圈兩千多里了,三艘大炮艦還有三分之一燃料,三艘補給艦還有三分之而且,但四艘小炮艦物資不足了。
好在第三代蒸汽輪機沒出任何問題,最新式發電機也平穩運作,五十名動力電力專家一直守在動力倉室總算鬆了口氣。
出海了,海,廣闊無垠的大海,無邊無垠的大海,波濤洶湧的大海。
曾經塞滿江面的大艦補給艦突然變成一葉小舟,小舟被波濤拍打著發出咯咯的散架聲。
長沙國王號旗艦指揮室,呂冰花拿起比粗喇叭還大的海軍單筒望遠鏡看著茫茫海面,觀察女兵則左右轉動桅杆上的瞭望鏡(檢視後世潛艇觀察鏡,其實就是光線折射原理),這新式大船是不需要士兵爬山高高的桅杆當觀察哨兵的。
桅杆上三面紅旗迎風招展,最上面一面紅旗是大明日月滿地紅旗,中間一面是五三星長沙國旗,最下首一面是利劍鐮刀軍旗,只不過套旗杆的包邊是天藍色不是陸軍白色。
秦良玉老將軍強忍著嘔吐看著指揮桌上的大海圖,這海圖是朱慈灶利用電腦放大無數倍後世地圖示準的島嶼圖,包括不顯示的零星無人小島都做了備註,當然,有稍許偏差,主要是松江出海口比海圖寬,海圖上的海岸線偏差達到三百餘里甚至於四百餘里。
但在確認幾坐海島後證明,這海圖除了海岸線有偏差,其他都可以精確到裡。
在茫茫大海,其實最難的是不知道自己身處在何地何方,睿智的朱校長早在一年前就讓大學城成立攻關組,花了一年時間,終於造出名為六分儀的高科技定位儀用於這次出征航行,六分儀原理其實很簡單,
既不管身處何地,太陽始終如一,當光線的反射角等於入射角,這是六分儀測量角度所基於的基本原理,六分儀的刻度盤上有一條參考線,當光線經過玻璃板時,參考線會偏折一定角度,透過觀察參考線的位置變化,可以確定光線的折射角度,從而得到測量角度的結果進而計算出大概位置。
當然,計算很複雜,所以說海軍是個技術兵種,充當測量儀的非大學生不可。
觀察完的呂冰花走到海圖前指著松江府外海一小島道:“根基計算,我們今晚必須趕到劉家島(估計是後世上海小洋山島)補給,”
傍晚時分,航行六天五夜的艦隊終於到達劉家島,劉家島孤懸海外,面積在三四里方圓,而且劉家在島上還修建有簡易碼頭。
松江劉家和長沙吉王府貿易始於崇禎四年的香肥皂盒和機制棉布,劉家一直大批次採購用於出口,在這個只能出口茶葉瓷器的大明,是劉家第一個發現了更受西番人喜愛的吉王府產出。
所以,劉家是吉王府很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吉王府卻是劉家唯一貿易伙伴,沒有之一。
包括大明首輔劉宇亮,雖然柳閣老祖籍四川綿竹,但綿竹劉家和松江府劉家對的上家譜,劉閣老也曾造訪過鬆江劉家認親。
可劉閣老被吉王府斃了後,松江劉家屁都不放一個,反而為了消除誤會積極繳納百分之十交易稅,而且,當王府總管李伯年找到劉家家主劉宇輝協商補給之事,劉宇輝不假思索答應道:“此事小事一樁,要什麼補給劉家都提前準備,甚至於把劉家島送與吉王府也可以。”
看看,這便是大家族的大氣,當然,這個時代的所謂劉家島只是個荒無人煙的多山無水小島,劉家佔有此島只為了走私。
海軍艦隊停靠簡易碼頭後,劉家管家一臉熱情的迎接秦良玉老將軍一行,並且已經安排好了住宿。
島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