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可斷定在河南豫西與山西晉南地區。商代的統治範圍有所擴大,因此,在陶瓷工藝上也大量融合了中原以外地區的特徵,製陶業從其他農業分工中獨立出來。西周在北至北京、南至廣東、東抵海濱、西達陝、甘的廣大地區,原始瓷器蓬勃發展起來。春秋戰國時期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大量公、私製陶作坊,其產品上多留有文字銘記,據推測可能與製造者或使用者有關,另外,這一時期的大量彩繪陶深受同時期漆器的影響。
夏、商、周時代的燒窯技術也有所改進,饅頭窯的出現更加改善了窯內的燒成氣氛,對提高陶器品質有利。窯爐容積增大,窯室底部可達1。8米;根據不同產品,燒成溫度也有所提高。進入西周以後,窯爐頂部出現了煙囪,這對陶瓷燒造技術的改良有著重大意義。這個創舉,使燃料的燃燒更加充分,熱力更有效利用,還可調節空氣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質得以控制,燒成溫度可達1200oc。所以說,窯爐的改進,是這一時期出現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秦、漢時期
秦贏政13歲繼王位,後兼併六國,一統天下,始稱皇帝。將以往各藩王制度廢棄,分天下為郡縣,但至二世胡亥,各處大亂,劉邦起事,破秦滅楚,立國為漢。
秦始皇於即位之初便傾天下之力大興土木,建造大規模的阿旁宮和陵園。所以,磚、瓦等建材和宮殿內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燒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東側出土的大量與真人等大的陶製兵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從已發掘的三個俑坑情況可以看出當時的燒陶水平,數量巨大,僅僅挖出一個角落,就有千萬之巨;製作精湛,神態各異,造型生動;工藝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幾乎沒有變形、開裂的問題,原材料使用當地泥土,凝結性、可塑性強。這一時期的窯爐建設,為適應大量燒製建築用陶和象兵馬俑那樣的大型物件,使窯室規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窯爐所設煙囪多已移到後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出現了窯床前高後底(約為7o坡度)的特殊設計,是一項創造性改革,使窯室內溫度不均的問題得以改善。
漢代是中國陶瓷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廣泛施釉,有學者認為是受羅馬及歐洲人制造琉璃技術的影響,國為當時的人們與上述地區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
漢代人重視墓葬,成為習俗,殉葬品力求豐富而精細,被稱為“明器",它與祭器之別在於它是專門供死者在陰間所用而非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質品、金屬製品、木質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為陶製品,因為這種材質可歷千年而不**。除飲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擬生活場景,加以縮微,如陶製的樓閣、倉房、灶臺、獸圈、車馬、井臺、奴僕等等,營造虛幻環境供死者享用。明器當中的壺、尊、盆、罐之類器皿,一般都在素坯之外敷設一層粉彩,並不與胎體相融,稍摩擦便脫落;小型生活場景模型,外表都施加綠色低溫鉛釉,這種鉛釉有毒性已被當時人們所知曉,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並不使用。對陵墓的重視,使這一時期出現了一種特殊建材 “壙磚"。“壙"就是指墓穴,壙磚體積較大,內部為空心,外表飾有圖案,可連續排列,也可獨立成為畫面。磚面圖案是模具拓印而成的,這是後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藝的雛形。此外,在漢代陶器當中,瓦當的藝術成就也非常突出。
漢代的陶瓷器,造型渾厚而飽滿,許多器形模仿銅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燒成溫度約在950oc1000oc之間,為低溫釉,所以今天所見到的漢器表面出現有細微碎紋。到漢代為止,我國北方使用的饅頭窯已基本達到比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時已出現比較成熟的龍窯,增大窯室的同時也縮短了燒成時間。
魏、晉、南北朝時代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從公元 200年至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廢了漢獻帝自立為王,國號“魏";第二年劉備在四川建立蜀漢政權;公元229年,孫權在建業(現南京稱帝,國號“吳",史稱“三國"。
從公元263年魏滅蜀以後,連年戰亂,北方出現了五胡十六國的局面。西晉滅亡之後。許多門閥士族渡江南下,先後建立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史稱“南朝",與同時代北方的北朝統稱“南北朝"。
三國、兩晉時期,江南陶瓷業發展迅速,相繼在蕭山、上虞、餘姚一帶出現了越窯、甌窯、婺窯等著名窯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質,加工精細,可與金、銀器相媲美,成為當時名門望族的日用品。 東晉南朝時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