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1 / 4)

小說:龍騰原始 作者:那年夏天

麻線拴在緯度板的上下兩邊,如此一來,經緯線就算是交叉在一起。

搞好經緯線的問題後,華曦將一塊橢圓形的木塊從中間開孔,緯線的麻線則透過梭子,在梭子的帶動下,用腳踏車的動力方法讓梭子來回走動。如此一來,梭子帶著麻線在不斷變化位置和角度的經緯線之間不斷來回穿梭。

織布機正跑得歡快的時候,忽然咔的一聲,織布機居然停頓了下來,在動不轉動起來。奇怪的華曦起身一看,赫然是纖維之間有些阻滯,被堵塞住。

華曦想了一下自己母親那時候,忽然有個小工具出現在華曦眼裡;那就是每隔一會就用木棒在經緯線上用力敲一下緯線。這樣不但不會讓織布機卡機,更加可以讓織出來的布匹密實、嚴實。

因為是第一臺織布機,無論經驗還是不足之處必定有許多,但這並不妨礙織布機的誕生。織布機與紡車一樣,都需要兩個人個合作完成工作。自然,織布機也被華曦下命,吩咐木匠按照織布機的原型仿冒出大量的織布機。

由於此行運輸過來的纖維不多,所以華曦決定將第一匹做出來的麻布用來製作一面大旗。至於衣服和繩索在目前來說還不行,因為大麻實在是不多,桑蠶也還沒繁殖成群。衣服的事情必須要還要到後年春祭過後才有。估計到時候新衣服一出來,會迷死萬千族人的眼球。

五天後,一面大旗沖天而起,以蔑視天下之勢豎立在中華城的城頭上。在迎風招展的大旗上,中華二字正迎風獵獵作響。

早幾年教落的《義勇軍進行曲》在這個時候需要拿來做事了。華曦在新的中華大旗豎起的那一刻起,立即下達了通告全族的公告。凡是中華部落的族人,都必須學會唱《義勇軍進行曲》。在每一天的勞作開始前,每一頓飯的進食前,每天晚上睡覺前,都必須唱一遍中華族歌——《義勇軍進行曲》。

………鮮花、收藏、訂閱,一個不能少。

第155章 鯤氏父子

麻桑二村在華曦的全力支援下,加速運轉起來。

華曦從各城再次抽調100戶共計337人遷移到麻村和桑村,這些人將作為第一批種桑養蠶,種麻採麻的農戶。除此之外,華曦還調動了過千人人力前往二村,與第一批村民將村莊擴建。

麻籽現在已經收穫完成,要想種植業唯有等待明年才行。不過,麻村的村民可沒閒著,復刻水稻一樣的工作,砍伐樹木為村莊擴建提供源源不斷的材料。在砍伐出來的林地上,開墾成片片山地,以便來年種植大麻之用。

至於桑村,華曦現在也正是呆在此間,成片的桑林正好作為種植的基地。此處地處山陵之地,不易積水,加之地處南方,降雨量大,水土充足,土地肥沃,難怪桑林長勢喜人。

華曦現在暫時沒打算開墾新的田地來種植桑樹,而是在桑林的基礎上,進行力所能及範圍內的整改。

每天,華曦都帶著族人進入到桑林除草施肥。待桑林地的第一步工作差不多完成後,華曦這個時候方才將桑村的一半勞力放入到開墾田地上面來。由於耕牛的嚴重不足,目前桑村麻村的開墾完全都用人力來進行。有限的蓄力早已被不斷狂熱的農耕大潮佔用了。

人力開墾,效率自然提高不上來,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桑樹的種植時間,據父親說最好是在12月份左右,也就是冬季的時候。現在的天氣氣候與後世的有很大區別,溫度也寒冷許多。華曦估摸著將桑樹下地種植的時間定在10月份就差不多了。

現在秋收剛過,距離10月份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估計就算是用人力,到時候也能開墾出面積不小的田地來種植。

目前,桑林佔地頗大,幾年內為桑蠶提供最佳的食物——桑葉,應該問題不大。儘早在種植的桑林成長起來前,找到新的桑林是桑村目前重要的事情。

在白石村那邊伐木開路的象群隊伍,據早排華安說的情況進展,還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打通一條從白石村直達銅礦的大道。雖然距離道路竣工的日期快到了,但是華曦還是殷切期望大道能夠早日打通。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將象群調往其他各處,亦可讓那些原白石村居民——加入了中華部落的白石族人,回到白石村居住,並且專注於開採錫礦、銅礦。待銅礦可以開採,銅製品的產量必定可以大幅度提升,到那時候連帶部落的生產力也會大大提高不少。

生產力的提高,自然部落的軍隊也就更加強大,戰士們的裝備也可以實現批次裝備了。一直以來,無法批次裝備武器和裝甲,是華曦顧慮忌憚三族的原因。畢竟華曦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