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2 / 4)

小說:納妾記 作者:曾氏六合網

之後才離開的。”

他也跑去巴州了?楊秋池腦袋有些大,難道他也沒有作案時間?問道:“有誰可以作證?”

“作證……?”孫篾匠揉了揉差點開啟了花地屁股,“我中午吃過飯去的,晚上才回來……,我一個人住在村子邊上,沒有鄰居,又沒錢娶妻生子,孤身一人……誰給我作證啊,可我真的沒有殺那李憨包啊。”

“你沒有時間證人……也就是說沒人能夠證明你不在殺人現場,而你用篾刀砍斷的這根細鐵鏈卻出現在了死者的脖頸上,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孫篾匠聽楊秋池說的話,彷彿已經將一樁殺人重罪扣實在了他的頭上,頓時嚇得面無人色,慌張張連連磕頭喊冤,卻不知道該怎麼洗刷自己的冤屈。

楊秋池也發覺這裡面恐怕的確有冤屈,便耐著性子幫他回憶道:“你好好想想,你中午離開村子的時候,有沒有人看見你?”

楊秋池和藹的態度讓孫篾匠心裡稍稍放寬了一點,想了想,搖搖頭:“我住在村邊竹林裡,前後左右都沒有鄰居,那天天氣又很熱,大中午的誰會跑到太陽底下來曬呢。好象一路之上就沒見到什麼熟人。”

“那有沒有人可以證明你酉時的時候的確在巴州賣涼蓆?”

“證明……,可我……可我在巴州沒遇到什麼熟人啊。”孫篾匠苦著臉說道,他很擔心自己如果找不到證人,會不會因此硬把這殺人罪賴在自己頭上抓去坐牢甚至砍腦袋。

他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幸虧他這一次遇到的是楊秋池,——一個剛剛接受過“無罪推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新時代的司法工作者,一個充滿自信能夠抓住真正元兇的現代法醫。要是換成別的古代官僚,這麼強的有罪證據,又沒有時間證人,鐵定大刑伺候,屈打成招,這腦袋可就懸了。

楊秋池想了想,問道:“你捆涼蓆的那根鐵鏈呢?”

“下午的時候,有個人將我那一捆涼蓆都買了,那鐵鏈捆著涼蓆的,所以也被那人扛涼蓆的時候帶走了。”

孫篾匠不知道這個情況對他有多麼的重要,但楊秋池知道,他追問道:“那個人是誰?住在哪裡?”

孫篾匠這才從楊秋池的話語中發覺了這件事的重要性,惶恐地說道:“我……我不認識那人啊……”

“男的女的?多大了?長的什麼樣子?”

第319章 船幫

孫篾匠說道:“是個男的,四五十歲,不胖不瘦,從穿著打扮好像不是窮苦人家,當時他問了我這涼蓆的價格,因為天晚了,我就說了個實價,他壓了價之後,我聽還有點賺的,也懶得扛回來,就成交了。然後他付了錢,叫了一個跟隨的夥計模樣的人扛走了。”

“夥計扛走了?你看那人象夥計?是不是跟班呢?”楊秋池追問。這夥計和跟班可是兩碼事,推出來的主人的身份也不同。

“穿著打扮上看是夥計,不太像跟班。那夥計看樣子對他挺謙恭的。”

夥計?這麼說這人可能是什麼商票裡的掌櫃的。他一次買這麼大一捆涼蓆幹什麼?楊秋池沉思著,一般人家買涼蓆,最多兩三張也就差不多了,不會買一大捆的,難道是做倒買倒賣生意的商販?又或者是給商票裡的夥計們用?

楊秋池吩咐捕快將孫篾匠帶回衙門,找畫師畫出那賣涼蓆的人的畫像。

宋芸兒、霜兒、雪兒見楊秋池很快又找到了線索,很替他高興,但楊秋池這一次可不敢再盲目樂觀了,如果這個買涼蓆的人是巴州城裡的,那倒還稍稍好辦一點,如果是城外的甚至長途商販,那就慘了。就算是巴州城裡的人,全城那麼多人,也不好找啊,難道讓捕快坐在大街上一個個抓來比對嗎?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看看自己這鎮遠伯爵的運氣了。

回到衙門,楊秋池佈置捕快叫來衙門畫師根據孫篾匠的描述,將那買涼蓆的人畫出來。自己來到衙門簽押房裡一邊處理繁雜公務一邊等訊息。

畫像畫出來之後。詹正詹捕頭帶著幾名捕快,心事重重來到簽押房,讓所有書吏退出迴避之後,詹捕頭這才低低地聲音告訴楊秋池。畫的這買涼蓆的人,他們都認識,果然是個商行的掌櫃,名叫林祥,就住在這巴州城南面地“船家商行”裡。

楊秋池大喜,吩咐捕快們立即去將這商販林祥抓來衙門升堂訊。那些捕快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動窩。

楊秋池瞪了他們一眼:“搞什麼?不聽我的號令嗎?”

楊秋池被皇上封為鎮遠伯爵的事情,朝廷已經下文全國通告,這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