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比較及時到位,隨即埋進了陰涼的地下,因此,屍體僅僅輕度腐爛。依然面色如生,果然十分美豔。
這讓楊秋池很為難。如果屍體已經高度腐爛倒還好辦了,可以直接提取相應器髒進行檢驗,但現在肌體完好,面色如生,怎麼辦呢?
這可是賢妃娘娘,是明成祖最疼愛的妃子。連出徵漠北都要帶著的,而自己不是盜墓賊,雖然自己是奉聖旨開棺驗屍,但古代的開棺驗屍同樣只限於體表檢查,也是不能進行解剖的。
如果自己擅自進行解剖,明成祖知道自己將他最心愛的妃子的衣服扒光了開膛破肚。摘心掏肺,切片片檢視,還掀開鋸開他愛妃地頭蓋骨,將白花花大腦取出來亂擺亂動,不氣得當場吐血也是七竅生煙。至於後果,他不誅滅自己十族也要誅滅九族。對自己那不得凌遲兩遍恐怕是不解恨的。
當然,可以解剖後縫合,不過,即使解剖之後縫好,也難免會留下痕跡,一旦因為別的原因開棺,立即就會露餡。所以,就算再借他十個八個膽子,他也不敢亂來。查不清大不了皇上認為自己沒本事,不會把自己怎麼樣,但要知道自己對賢妃娘娘屍體大不敬,那就全家完蛋。他可不想冒這個險。
不過,不解剖又怎麼能查清楚死因呢。怎麼辦?
這個問題在確定要開棺驗屍之後,就一直在楊秋池的腦袋裡盤旋,最大的希望就是開關之後,屍體已經高度腐敗,這樣,就可以直接提取相應器髒就地檢驗,然後再裝進去。那樣別人也看不出來。
但現在,屍體距離高度腐敗還差得遠,現在又是寒冬臘月的,看這樣子,屍體要進入高度腐敗階段,怎麼都得有個半年左右。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增加墓室裡地溫度,這樣幾天之內就可以讓屍體高度腐敗。
但這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古人已經很清楚溫度對屍體腐敗地重要影響,所以墓地才深入地下,就是要利用低溫減緩屍體的腐敗。如果自己要在墓室裡燃起火把增加熱量,那工部的李員外郎顯然不會陪著自己發瘋,肯定會將這情況報告上去的,那自己同樣完蛋。
所以,要等屍體腐爛掉再提取內臟檢驗,顯然是不可行的。
因此,路上的時候楊秋池就權衡再三,這種情況下,自己只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銀釵探喉。
《洗冤錄》中記載:“凡檢驗毒死屍,間有服毒已久、蘊積在內試驗不出者,須先以銀或銅釵探入死人喉訖,卻用熱糟醋自下盦洗,漸漸向上,須令氣透,其毒氣燻蒸,黑色始現。”因此,銀釵探喉在《洗冤錄》中有記載,屬於合法地驗屍方法。
在詢問王司彩、兩個太醫和侍女蓮兒時,都說到了一個情節,那就是賢妃當時側臥,口邊床上有一灘嘔吐物。雖然那嘔吐物隨著床單一起燒掉了,
但既然賢妃死之前嘔吐過,那麼很可能在咽喉、食道處還有尚未嘔完的胃內容物。如能提取,一樣可以檢驗是否中毒。
由於古代的毒藥主要是砒霜,古代的生產技術落後。砒霜裡差不多都伴有少量的雜質,主要是硫或者硫化物,而硫與銀可以產生化學反應變成黑色的硫化銀,所以,用銀針探喉,如果喉嚨食道里有砒霜成分,則銀針會因硫化銀反應而變黑。這樣,就可以確定有毒了。
楊秋池從懷裡拿出一根事先準備好地銀釵,彎下腰,小心托起賢妃屍體下頜,然後將銀釵深深插入賢妃屍體喉嚨中。停了一盞茶地時間,慢慢取回,兩人定睛一看,都是大吃了一驚。
只見那銀亮的銀釵的前段已經變成了灰黑色!這說明,賢妃是被人用砒霜下毒殺死的!
根據蓮兒地證詞,賢妃娘娘當天只喝了稀飯,臨睡之前喝了麵茶,而這兩樣都不含硫,因此,食物本身不能讓銀釵變黑。應該是食物裡被人下了砒霜,砒霜中毒會發生胃腸道反應,所以賢妃才嘔吐,而喉嚨、食道中還有殘餘胃內容物沒有嘔出,銀釵探喉,所以就變黑了。
這樣看來。當天負責賢妃飲食的人有重大嫌疑!
楊秋池和宋芸兒兩人臉上變色,雖然對於這個結果。兩人都有過預測,有了心理準備,卻還是吃了一驚。
楊秋池將那銀釵遞給宋芸兒,宋芸兒從懷裡掏出一條手絹,小心將銀釵包好,放進懷裡。
由於不能解剖。甚至也不敢解開賢妃衣服進行體表全身檢驗,他們能做地工作也就這麼多。
隨後,楊秋池重新將覆蓋屍體的緞被蓋了回去,兩人下樓梯。金太監、李員外郎和王知縣見楊秋池他們出來了,急忙迎了上來,金太監問道:“楊侯爺。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