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錦衣衛,難道我們就沒有嗎?楊大人,我告訴你,既然你選擇了與我們為敵,你就不會有好日子過。希望你每天睡覺的時候,祈禱睜開眼還能看見第二天的太陽!”
楊秋池悍然道:“敢走夜路,就不怕鬼!”
徐欽又讚道:“好!說得好,是條漢子!”頓了頓,感嘆了一聲,“如果我們多幾個像你這樣地漢子,何愁大明正統不復!”
“那你想過沒有?一將成名萬骨枯,戰事一起,有多少百姓會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就拿你們武昌城這次來說,因為你們使陰謀,耍手段,造成了成百上千的饑民活活餓死在大街上!你們於心何忍?”
徐欽道:“哪朝哪代的江山,不是用人骨堆起來地?為了大明正統,犧牲幾個百姓又算得了什麼?黃山光復之後,自會T恤民情,減免捐稅的。”
這倒是實話,建文帝雖然生性軟弱,但對老百姓還真地沒二話說,算得上是個好皇帝。
楊秋池不想和他辯論這些,嘆了口氣:“你們煽動謀反,不怕王法嗎?要知道,雖然你是魏國公,可當今黃山恐怕也容不得你大逆不道,犯上謀反。”
徐欽悍然道:“王法?竊國之君還談什麼王法!你既然知道了我的身份,當然應該知道我徐家是世代忠烈,為大明江山鞠躬盡數,死而後已!”
“但是,大明正統是建文帝,而不是他朱棣!朱棣謀權篡位,十惡不赦,他能篡得了皇位,卻堵不住天下人悠悠之口!我父親為皇上捐軀,我雖不肖,卻也要誓死光復大明正統!”
楊秋池道:“就算你願意為這去死,可別拉上別人啊,比如米員外,他富甲一方,日子過得好好的,幹嘛跟著你謀反?還不是你使手段逼他上了賊船。”
徐欽道:“你錯了!我沒有逼米員外,也不用逼他,他本來就是誓死光復大明正統的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既然他煽動搶糧謀反被你們查實,人已經落到你們錦衣衛手中,這次恐怕是在劫難逃,說了也無妨。當初靖難之役的時候,米員外就支援萬歲的大軍,朱棣竊取皇位之後,米員外一直暗中資助,共謀光復大計。”
“米員外雖然只是一介商賈,卻是不怕死的硬漢,和你剛才說的一樣,‘敢走夜路,就不怕鬼’!我們既然要走這條路,就已經把身家性命栓在了褲腰帶上。為了光復大明正統,灑幹我的一腔熱血又算得了什麼!”
這一番慷慨陳詞,把楊秋池和羅千戶等人都驚呆了,場中靜悄悄的,只有徐欽激情之餘的粗重喘息聲。
這徐欽真不愧“徐鐵頭”這個外號。徐欽的一席話讓楊秋池想通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米員外那麼有恃無恐?雖然徐門二公都與他米員外有關係,他並不是仰仗這兩公能給自己什麼庇護能免死,米員外有所持的,是為自己光復大明正統的理想而獻身的精神。
如果一個人心中早已存下了慷慨赴死的決心,有了死的準備,死亡還能讓他趕到恐懼嗎?他用皇親國戚的關係來恐嚇楊秋池,只不過是作最後的努力去避免無謂的犧牲,當這種犧牲成為不可避免的時候,他會慷慨赴死。
楊秋池從心眼裡很佩服米員外,這矮子富甲一方,卻不去安於現狀逍遙一生,而是為自己的維護大明正統的理想,依然選擇了一條歷史證明是行不通的不歸路,不管他的獻身值不值得,至少,他這種精神,足以讓人由生敬意。
楊秋池緩緩說道:“既然如此,就請你跟我們走一趟吧,你是皇親國戚,我會稟報皇上,再奉旨行事的。”
徐欽心情慢慢平靜了下來之後,這才點點頭:“楊大人,我跟你們走就是。不過,我有一個不情之請,還請行個方便。”
“你想帶紅綾在你身邊陪著你,對嗎?”楊秋池問。
徐欽非常的驚訝:“楊大人果然天縱英才,聰明過人。不置可否?”
“很抱歉,這個我不能定。”
“誰能定?米員外嗎?他肯定會答應的。”
“紅綾姑娘雖然是米員外的小妾,但米員外涉案謀反,他自己還等著皇上的處置,如何還能處置別人?”
徐欽一愣,問道:“那楊大人說的能決定的人是誰?”
“紅綾姑娘自己!”楊秋池慢慢說道,“紅綾姑娘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是物什,她的去留當然應該由她自己決定。”
古代小妾雖然逼女婢的地位要強一帶你,但還是沒有多少個人自由的,法律規定:“妾通買賣”,將自己的小妾出售、互易甚至送人,都是合法的,小妾沒有任何反對的餘地。楊秋池突然說讓紅綾姑娘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