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縷的聯絡,涉及到他們的事情,大人一定要小心處理,不可莽撞。”
的確,徐達家族在整個大明朝數百年曆史中貫穿始終,雖然屢有事故,卻都能化險為夷,就拿這“徐鐵頭”徐欽來說,徐欽不僅繼承了他父親徐輝祖的魏國公爵位,也繼承了父親忠於大明正統的思緒,始終不認可明成祖朱棣的皇位。“
永樂十九年,明成祖命徐欽上朝參拜。沒想到徐欽上朝之後,長立不跪,大笑而出,明成祖大怒,卻拿他沒辦法,再度削掉了他的爵位。仁宗即位後,除了恢復徐欽爵位之外,還任命徐欽長子徐承祖為錦衣衛指揮使。
楊秋池雖然心中不服,卻知道這金師爺久經官場,對其中利害關節看得比自己清楚得多,再說了,小心撐得萬年船,總是沒錯的。
楊秋池回到房裡,換了個笑臉,說道:“原來是魏國公啊,失敬失敬。”
那駝背老漢喝道:“既然知道,為何不以禮相見?”
楊秋池道:“若是平日,下關當然要以禮相見,但現在公爺犯這謀反大罪,下關奉旨查辦,這禮嘛,當然就免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明正統
徐欽對楊秋池道:“你是何人?能否見告。”
楊秋池道:“我姓楊,至於我的身份,暫時不能說。公爺以後應該會知道的。”說到這裡,臉一沉,“我知道,武昌城裡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幕後策劃的,我說的沒錯吧?”
徐欽臉上露出一絲讚許:“哦,楊大人都知道了些什麼?”
“你父親徐祖輝愚忠建文,領兵對抗王師,但皇恩浩蕩,事後並沒有追究,反而讓你繼承了你父親的爵位,但你不思感激,反而和你父親一樣,圖謀造反,恢復建文帝位。對吧?”
徐欽冷冷道:“感激?貓哭耗子假慈悲罷了——你接著說,我聽著呢。”
“去年武昌府幾百裡蝗災,莊稼顆粒無收,你已經預測道會有大量的饑民,如果在朝廷賑災上弄點手腳,就可以造成大量百姓逃荒,那時候加以利用,便課引起大亂。”
“你顯示暗中指使米員外讓他的家奴四處散佈訊息,說只有武昌府才放糧賑災,其他地方都不放糧,這才將方圓數百里的饑民都招到了武昌城裡。”
“接著,你指使米員外用鉅額賄賂軟硬兼施迫使權布政使和譚知府就範,將兩次賑災糧全部轉給了米員外,又花重金收買了長沙鏢局的鏢師,讓他們燒燬布政司衙門空無一物的糧倉。一方面使賑災落空,另一方面刺激了饑民的絕望,讓他們陷入生存的危機之中,最終才能為你所用。”
說到這裡。楊秋池有些不解地問:“放火的人在京師裡沒有合適地人選嗎?你們怎麼要跑到長沙去請?而且還要你親自去?”
徐欽說:“告訴你也無妨,反正他們幹了這事也活不了的了——他們鏢局總鏢頭當時在京城。這總鏢頭以前是我父親地一個親兵。”
楊秋池這下明白了,點了點頭,續道:“這就對了,你讓米員外指使家奴散佈訊息,說今晚知府衙門要放糧,讓鏢師們再次放火燒糧倉,並煽動搶糧的米員外的家奴。你的陰謀應該已經得逞。”
徐欽冷笑道:“陰謀?我的什麼陰謀?”
“饑民們衝擊官府搶糧,混亂之下,你們的人會將權布政使等朝廷官員殺死,當饑民們發現沒有糧食而朝廷官員被殺之後,便會發現他們已經陷入無路可走的境地。”
“這時候。米員外會把你推出來,以你父親徐祖輝誓死效忠建文的號召力,打出光復大明正統地旗幟。米員外再開倉放糧,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這些無路可走的饑民們,已經殺官搶糧造反,都是一條線上的螞蚱,左右是個死,還有什麼可以選擇的?跟著你造反是他們唯一的一條路。”
“你這次之所以親臨武昌城,就是打算今晚扮演振臂一呼地角色的。你手中有了這幾萬饑民,組成部隊,這武昌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城裡又有夠你的軍隊堅持一年以上充足地糧食。要死守武昌城還是容易的。”
“只要你守住了武昌城。打響了這第一槍(心想怎麼和南昌起義似的),訊息傳開,建文餘黨自然會群起響應,那時候,天下大亂,硝煙四起,你們所謂的光復大明正統的理想也就看見曙光了——可惜啊,你們遇到了我!”
徐欽鼓掌讚道:“楊大人,果然厲害!我的這點雕蟲小技還是難逃你的法眼,佩服佩服!難怪楊大人年紀輕輕就當了錦衣衛指揮使特使!”
楊秋池吃了一驚:“你知道我?”
徐欽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