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級梯子皆可視為一個小π字,許多小π字串聯起來,就成為助你順利登頂的捷徑。
陳怡蓁是企業家兼文化人,也是文字工作者兼高階經理人。
當年中文系的教授很可能沒想到,他們可以培養出一位這麼優秀的女企業家。當年惠普公司的營銷主管一定也很意外,他們竟然造就了一位強大的競爭對手。
未來的世界,也等著你擁抱。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戰勝低迷的職場六大優勢(1)
——曾志朗的認知與神經科學互補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
站穩第一專業領域
遇上一位好老師,真的可以改變自己的一生。
大學時就讀教育系的曾志朗,原本對所學課程缺乏興趣,直到遇見胡教授。
胡教授教的是心理學,他自行編撰了一本講義,論述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他不強調弗洛伊德的心理理論,而是教導學生如何探究心智科學,如何透過實驗建立人類學習機制,如何量化心智的構成,如何觀察動物的心理行為等。
修過這門課後,曾志朗深深愛上了心理學,從此與心理學結下不解之緣。
他在政大取得碩士學位後,又遠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在一個實驗心理學研究團隊中,進行語言學習的研究。他認為人類的記憶並非僅藉由單一的一套系統,語意的記憶及資訊傳輸的記憶應是透過不同途徑形成的。
在進行了許多實驗後,他成功證實其理論的正確性,順利取得博士學位,在“認知科學”領域打下深厚的基礎,站穩π型人的第一隻腳。
雙專長的完美組合
留在美國大學任教的曾志朗,並未因在認知科學上的研究成就而驕傲自滿,反而更積極延伸思考觸角,嘗試探究人類認知的真正機制。他開始大量涉獵“神經科學”的書籍,學習有關神經的基礎知識,探索人類及動物身體中錯綜複雜的神經構造。
“為什麼有些鳥會唱歌?有些鳥卻不會唱?”曾志朗注意到這個奇怪而有趣的問題。
經過長期研究後,他發現當鳥類過了求偶期,左腦神經就會大幅萎縮,以致無法唱歌。但到了隔年夏天,左腦神經便會恢復原狀,此時又可以發出悅耳動聽的鳴叫聲。原來鳥類會不會唱歌與它們的大腦有關。
他也深入研究人類腦神經和語言能力的關係,探討閱讀過程中腦神經的運作方式,同時針對失語症及失讀症患者的語言行為進行實驗,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上,成為神經科學領域的頂尖專家,站立起π型人的第二隻腳。
曾志朗隨後返臺服務,更積極地緊密結合認知科學與神經科學,以兩個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相互激盪與撞擊,產生更耀眼的火花,也在競爭激烈的學術界中,走出一條與他人截然不同的康莊大道。
他在大學設立研究中心,進行整合認知科學與神經科學的跨領域研究。
“鳥類大腦與人類大腦有什麼異同呢?”曾志朗開始深思這個問題。
他在鳥類大腦中找到主宰唱歌的神經,也在腦傷患者的大腦中發現影響行為能力的關鍵。他又擴大研究主題,分析人類閱讀文字時大腦神經的反應與變化,並與醫院合作,探討自閉症與學習障礙患者的大腦神經運作方式。
他在研究中發現,真的有人聽到鋼琴聲,大腦就會浮現藍天的畫面;也有人聽到薩克斯演奏,眼前就會閃出霓虹燈。
如果曾志朗只鑽研認知科學,便不會了解大腦構造的奧秘。倘若他只專注於神經科學,也不會知曉大腦神經對認知行為的影響。
曾志朗的雙專長在個人的研究領域上發揮得淋漓盡致,構成了最完美的組合,也是π型人能產生最大實質效益的實證。
π型人的職場六大優勢
為什麼要成為π型人呢?因為他們在職場上具有獨特的六大優勢。
擁有別人難以具有的特殊技能
職場上可謂臥虎藏龍,來自各地的英雄好漢競相逐鹿於同一領域,構成激烈的競爭關係。要強化自己的競爭力,不該以特立獨行的言行舉止來引人注目,而是要提升個人的技能水準,使自己比同領域的競爭者更具優勢。
戰勝低迷的職場六大優勢(2)
π型人因擁有在該領域中別人少有,又有利於工作的特殊技能,自然會成為職場上耀眼的明日之星。
掌握別人難以精通的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