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時分。
很久以前圖書館,正常營業中。
今天一上午前來閱讀與打卡的人,突破了近幾年的人流量最高峰。
其中,不乏一些本就喜歡讀書,看到江學康影片,受到感染的人前來辦卡。
還有一部分人,能感覺到百書芹和江學康,在做著一件“逆時代”的事。
專門來此買上幾本書,或是充值年卡的會員。
為實體圖書館的存續,出一份綿薄之力。
更多人,還是抱著湊熱鬧打卡的心態,在免費區拍拍照片。
飲品和小零食的售賣量,也驚人的翻了幾十倍、上百倍。
半天營業的時間,已經全部售罄,在儘快的進行補貨中。
以前並沒有那麼多人,飲品和零食又存在著保質期,庫存量根本沒那麼大。
而今日半天,單純的飲料零食營業額,已經趕超了前面兩個月的全店營業額。
身為館長的百書芹,第一次直觀的感受到,網路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上午幾個小時的時間裡,她一刻也沒閒著。
網路上公開的圖書館聯絡方式,除了前臺的座機電話外,還有她的私人手機號。
她已經數不清,上午接到了多少通電話。
有媒體採訪,有熱心人士捐贈書籍,有企事業單位、學校尋求近期聯合活動,還有看準商機想要注資的投資客……
形形色色的人,花樣百出的支援與合作,都是百書芹先前多年,求而不得之物。
沒想到,僅僅一場直播。
曾經山頂上的蒲公英,居然變得唾手可得。
更幸運的是,一切有著江學康在身邊把關。
不至於讓百書芹在突然爆火的形勢下,被繁華的假象衝昏頭腦。
江學康不可能一直留在乎市。
直播的事,也只是為後續做做鋪路。
在他離開之前,能夠被留下來的,一定要是穩定持續的資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中午吃飯休息期間。
姜夏開啟手機,在江學康面前展示著:
“江老師,你說的草原村子舊址,就在這個位置,絕對沒錯的。”
“我雖然沒怎麼去過,但小時候我聽我爸講過,我們老家就在這個位置。”
“所以一聽到你說,我就知道知道是哪裡了。”
“現在這片區域,應該開發的差不多了,屬於新村與旅遊區的交界。”
江學康拿起手機,看著地圖上的位置,截圖保留了下來。
然後,又開啟了地圖上自帶的實景功能,檢視著最近該處的實景模擬圖。
幾十年前記憶裡的畫面,與陌生的場景反覆重疊,找不到半點相似之處。
幾十年沒見的人都會變,更何況是故地呢?
在原身老江的日記裡,尤其是最初一本。
反覆很多次提到過曾經那個村子。
他用過最多的詞是,【不敢】【害怕】【逃避】【沒有勇氣】再去故地重遊。
那裡不僅承載著特殊年代,兵荒馬亂的符號,更有著老江一生無法正面面對的記憶。
江學康在挑選心願清單時,並沒有記錄這一條。
他不確定,這是否是原身老江的“心願”,更像是一種“心魔”。
從江學康啟程那一天開始。
一切都在有跡可循的被指引著。
看似走出了平川,可最近兩天他恍惚總覺得,好像又從來沒有離開過“平川”。
所以。
在處理好身邊的事後,江學康決定要去這趟“故地重遊”。
姜夏從揹包裡,拿出一包包分好的中藥,放到了江學康的桌前:
“江老師,我看過你之前的影片,別怪我冒昧,你是……肺癌患者對吧?”
“我上高中的時候,我爸也是得的肺癌,當時我們找了一個非常有名的中醫。”
“我個人覺得,當時我爸吃的中藥方子,還是有效果的,起碼……那幾年沒那麼多痛苦。”
“今天早上來的時候,我去中藥房按照方子抓了一遍,加入一升水,大火熬四十分鐘,一包可以喝一天。”
“根據您的身體狀況來考慮,需不需要試試,看您現在的身體狀況,和沒事人一樣,也可以不用喝。”
江學康能聽的出來,姜夏是出於一片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