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超級視角這一生命視角哲學本體,與其他學說本體之間的關係
先摘錄幾段雪漠老師《雪漠心學概論》中關於東西方文化本體論的文字——
【西方宗教文化以諸神和上帝為本體,東方文化,印度教以“大梵”為本體,伊斯蘭教以“安拉”為本體,道家以“道”為本體。】
【宋明理學產生後,儒家以“氣”“理”為本體,最終借鑑了佛教,融合三教以歸儒,確立了“心”之本體,如《傳習錄》說“心即性,性即理”。】
【佛學亦以“心”為本體,稱之為“真如”“空性”“真心”“本來面目”等等。】
【雪漠心學以“心”為本體,名之為“真心”,含義正是上述闡釋的真心,即清淨之心。為何又稱為智慧本體?在雪漠心學中,智慧正是真心的最根本特徵,也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只有真正開啟了本有的智慧,才是真心。】
從雪漠老師上述幾段文字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本體論。包括我們常說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同樣蘊含著本體論的意義,即整個宇宙最終的本體究竟是物質性的還是精神性的。
視角——超級視角,這一生命視角哲學之本體,與上述各種本體之間是何種關係呢?
以視角學的觀點來看,是相互含攝的關係——就是說,上述的各種不同的本體論,其實都暗含著“視角”或“超級視角”這一本體;而視角學所說的本體——“視角”,同樣也含攝著上述各種不同的本體——換句話說,各種不同的本體論,其實皆是因視角不同而觀點不同而已。但無一例外的是,任何一種本體論,皆無法脫離其特定的視角——不管是這種本體論本身,還是本體論所說的本體,皆無有例外。在視角學的生命宇宙中,沒有什麼可以脫離視角而存在。那諸多不同的本體論概念、名相等,皆是超級視角在不同文化視角下的具體體現而已。
這並非筆者故意拔高“視角”的地位而將其置於其他各種本體之上,其實筆者並無此意。而“視角”也並非高居於其他本體論所說本體之上——與其說是之上,不如說是之中。
比如,上帝難道沒有上帝的視角?諸神沒有諸神的視角?大梵沒有大梵的視角?安拉沒有安拉的視角?道沒有道的視角?氣沒有氣的視角?理沒有理的視角?心沒有心的視角?空性沒有空性的視角?真心沒有真心的視角?唯物主義沒有唯物主義的視角?唯心主義沒有唯心主義的視角?
不管具體的觀點、論點是什麼,有何不同,但無一例外的是,任何一種觀點、論點都必然基於一種視角才能產生。
視角,是比所有觀點、論點更為基礎的基礎。當然,包括視角學以及視角學提出的各種觀點,也同樣離不開視角。
視角學視野裡的生命宇宙,本質上就是由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各種不同的視角所構成的全量視角宇宙。
在這個宇宙中,生命、宇宙、視角,其實並無任何不同,只是從不同的角度所稱呼的不同的名字罷了。
同時,基於視角學原理,視角決定“視界-世界”,視角不同,“視界-世界”即不同。
各種不同的本體論,在視角學的觀照下,所呈現的正是不同本體論視角下的不同“視界-世界”而已。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不同的本體論之間,並不是是非對錯的關係,而僅僅是視角不同的關係。
要理解任何一種觀點,就要理解這種觀點所使用的視角,當你理解了其視角,也就理解了其觀點。
當然,這並不代表你必須認同、認可其觀點和視角。因為你完全可以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觀點——在視角學中,這被視為每一個生命所本自具有的無上權利,沒有任何人可以剝奪你的這種權利。不僅如此,開創獨特的視角,進而開創出不同的“視界-世界”,正是生命宇宙中所有生命的共同價值觀。當然,由於你自己就是自己生命宇宙的唯一主體,所以你開創出的任何一種視角以及與這種視角對應的視界-世界,你都是第一體驗者,別人皆無可替代。因此,如果你尚未親證並掌握第五維度——超級視角,那麼建議你應該謹言慎行,甚至包括時刻警覺自己的念頭,不要隨意開啟潘多拉的魔盒,否則所吃苦頭最多的必定是你自己。
視角這本體,是其他本體論所說本體的“核心”,正是其獨特的視角核心構成了其獨特的本體,離開了這種獨特的視角核心,其本體也就失去了本體的意義。
比如,如果上帝失去了上帝視角又何以能稱之為上帝呢?道如果失去了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