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法則(八):心=視角=視界=世界(3 / 7)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視角源於心,體現心,作用心,轉變心。

心的轉變,帶動視角的轉變。視角的轉變,帶動心的轉變。直接轉變心,感覺難於登天,無從下手。透過轉變視角來轉變心,則易如反掌,手到擒來。轉變心,通常意味著對心——自己的否定。轉變視角,否定的僅僅是原來的視角,而沒有否定心——自己。因此,讓一個人轉變心相對比較難,而讓一個人轉變視角則相對比較容易。

同時,轉變過程帶給人的內在體驗也是不同的:轉變心,感覺自己是被動的,帶有一種挫敗感;轉變視角,感覺自己是主動的,帶有一種超越了自己的成就感,感覺自己獲得了成長和進步。因此,以視角為切入點,有利於迅速突破無形的心理抗拒,化被動為主動,化消極為積極,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

不管是自我溝通,還是人際溝通以及大眾傳播等,選擇從視角入手,都有著其他方式所無可比擬的特殊優勢。

視角的殊勝性,除了以上所說的內容外,還表現在——

視角的無限性。視角是無限的,你永遠可以找到新的視角,無量無邊,無窮無盡。

視角的靈動性。一個新的視角不僅會開啟新的視界,同時還會在體驗這個新的“視界-世界”的同時,猶如靈感的激發一樣,對於新視角的靈感很可能會被不斷地激發出來。於是就像連鎖反應一樣,一個個新視角、新視界被不斷地開啟,從而帶給人非常強烈而奇妙的體驗。生命的神奇和無窮的奧妙,在這不斷激發的新視角、新視界裡層層無盡地展現出來,就像進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

4)視角的超越性

以視角為核心研究物件時,對視角的審視同時即意味著對視角的超越。

審視,意味著更高視角的存在。所以,不管什麼視角,當這種視角成為審視的物件時,我們所使用的視角就超越了作為審視物件的視角。不斷地審視,即可不斷的超越。

這是視角本身所獨具的超越性——當你看到了你的視角,你就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它。看見,即超越。所以,從視角的角度反思問題、反省自己,是進步最快的方式。

5)視角的實踐性

視角的實踐性優勢非常強大,甚至可以說,視角本自具有知行合一性。

視角,不是外在於人的某種東西,它是生命本具且時時刻刻皆在使用的俱生性工具。

所以,視角的轉變,可以做到當下知、當下行、當下轉變。而且,視角一變,“視界-世界”就變,轉變的效果也是當下可見的。

“視角”之“魔法”,竟如此地神奇!

僅就以上五個方面的特性而言,已足以體現出“視角學”非常獨特且無比巨大的價值,非常值得用生命不斷深入地思考、探索和研究,併為構建“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的“視角學”體系而精進努力!

行文至此,屈大夫的那句一直迴盪在歷史時空裡的心聲,此刻正在自己的心裡響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3

“心=視角=視界=世界”,在這個關係式中,雖然“視角=視界”是其中的核心,但並不代表其他內容不重要,它們都很重要。比如,在這個關係式中還隱藏著這些關係式:心=視角,心=視界,心=世界,視角=世界,視界=世界等等。

先從“視界=世界”開始。什麼是視界?視界有以下幾種含義:

1)視界:視角的邊界。

2)視界:呈現在視角下的、可被感知的世界。

3)視界:呈現在視角下的可被感知的世界的邊界。

那什麼是“世界”呢?這個詞雖然我們經常說,可是想要清晰地表達,還真的不太容易。世,代表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構成了世。界,代表空間,東、南、西、北、前、後、左、右、上、下等,構成了界。世界,即是時空,同時也涵括了所有時空中的一切萬事萬物。

我們說,“視界=世界”,意味著,所有的世界都在視界之內,視界的邊界就是世界的邊界。那麼在視界之外,有沒有世界呢?答案是“沒有”。注意,這是生命哲學之視角學的答案。生命哲學是服務於生命本身的。

如果有一種世界從未被任何生命所感知,那麼我們去討論這個世界的存在與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這個問題永遠無法被證明。既無法證明為“真”,也無法證明為“偽”。

注意,這裡並不是否認開啟新世界的可能性。恰恰相反,視角學的價值和意義就是為了促使人們不斷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