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視角
1、視角的含義
在生命視角學和生命宇宙觀中,視角是核心範疇。“一切皆是視角。”此為視角學之核心法則。
在視角學中,視角具有非常豐富的含義,而不僅僅是看待問題的某種角度。
其中,視角最重要的核心內涵之一,就是生命本身。
生命,即是視角,視角即是生命。生命不離視角,視角不離生命。而且就生命的核心而言,唯一就是視角。就視角的核心而言,唯一就是生命。
這是正確理解生命視角學的基礎前提。
對視角的研究,其實是對生命的研究。透過對視角的學習、研究、實踐,從而獲得生命智慧的領悟、昇華和超越。
而且在視角學中,視角是真正的核心,傳統哲學中所說的各種範疇,如自我、意識、精神、心、自性,乃至於道、空性、如來、梵、上帝、神等等,皆為視角所涵括、含攝,無有其餘。
雖然在構成生命宇宙的五大範疇中,視角看似只是其中之一,但其實這僅僅是一種分析上的方便。五種範疇,其實都是視角或直接或間接的體現。
超級視角本身即是一種視角,而且是最究竟的本體性視角。
心不僅僅代表生命的心靈,同時也是一種視角,即心視角。
視界是視角的投射,沒有視角就沒有視界,視界源於視角,根植於視角,始終不離視角。
世界是視界的具象化,是視角投影的具象化。世界如何顯現,本質上取決於視角。
所以五大範疇的本質與核心,皆是視角。
視角,如何能從看待事物的某種角度這樣一個非常簡單直白的甚至看上去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工具”,上升為整個生命活動最重要的核心呢?甚至連各種宗教文化中最高的本體性範疇都無法超越這個小小的視角,而視角卻超越它們呢?
這就像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一樣,再怎麼恢弘、高大的宏觀事物,也離不開非常微小的基本粒子。如果基本粒子變化了,那宏觀事物就必然會變化。甚至基本粒子沒變,只是基本粒子的排列組合方式發生了變化,宏觀上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比如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就會導致煤炭和金剛石的巨大差異。
所以視角雖然看似非常不起眼,但卻是生命認知世界、認知自己無論如何也脫離不了的核心。甚至可以說,生命最核心的東西,不管是靈魂,還是心,還是意識,依然離不開視角。
甚至可以說,沒有視角,就沒有生命,就沒有世界,就沒有一切。
特別是在視角學的生命宇宙觀中,生命和生命宇宙,從視角的角度而言,即是一個多維度複合視角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所有的內容都可以用“視角-視界”來表述。而視界其實是視角的投射。所以本質上而言,一切皆是視角,一切不離視角,一切皆呈現在視角之中,一切皆是視角的呈現。這也是為什麼生命視角學將視角作為核心範疇進行研究的原因。
不僅如此,在視角學中,視角更上升為生命宇宙的終極本體,關於這一點,在《視角學本體論》中已經進行了非常詳細的闡述,此處不再重複。
視角,就是這樣的神奇,竟然從一個不起眼的工具一躍而成為生命宇宙和生命視角學的靈魂!
如果有哪個人可以離得開視角而能繼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那才是真正的奇蹟。
雖然一切皆有可能,但要讓一個生命離開視角而繼續存在,那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連萬能的上帝也做不到。因為如果上帝失去了上帝的視角,他就不再是上帝,如果他徹底失去了視角,那麼也可以說,他徹底失去了生命。
生命,即是視角。生命,永遠與視角同在。
在生命視角學中,視角的含義與視角這個詞的原始含義相比已經有了大大的擴充套件。視角不僅代表了某種看問題的角度,還代表了生命智慧的境界,這種境界即體現為智慧的視角。
當這種智慧的境界達到究竟超越的時候,其視角同樣也達到了究竟超越。
比如道的視角,空性的視角,如來的視角等等。這時,視角和智慧,即具有了同等的含義。
在視角學中,視角同時涵括了以下幾種含義:
1)視角是看待世界、看待生命、看待人事物的某種角度。
2)視角不離生命,生命不離視角,視角是生命的核心,生命是視角的核心,視角即生命,生命即視角。
3)視角是生命宇宙的終極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