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本末厚薄(2 / 2)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在格物致知上花費的功夫比較少,而在親民的修行上花費的功夫比較多,就會使整個大學之道的修行受到“根本比較薄”的限制,而無法達到很高的境界。而如果在明心見性方面,在明明德方面花費了很大的心血和功夫,將這個修行的根本修得非常的深,明明德的境界就會非常的高。

同樣的,如果明明德的境界很高,但如果“親民”的修行比較薄的話,那麼雖然這個根本很深,但是在枝條、樹葉以及花果等方面就不會很茂盛。所以當明明德這個根本有了之後,對於親民的修行同樣需要投入很多的功夫和心血,使其逐漸地“厚起來”,最終才能在明明德和親民這兩個方面的修行都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

透過這一節的學習,我們首先要明白對於修行而言什麼是本?什麼是末?整個大學之道的修行邏輯,是如何一層層遞進的?對於這些我們都要非常的清晰。同時對於不同階段修行的重點以及所需花費的功夫,同樣也要有非常清晰的認知。

比如在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顯發出來之前,在明心見性之前,修行的重點就需要放在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上,這個時候所花費的時間和心血,就要投入到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的修行上,其中格物致知——以心觀心,以心悟心,又是其中的核心重點。這時要以這種內修為主,以外修為輔。“親民”的修行,在這個階段則屬於輔助修行的內容。

當經過精進的格物致知的修行,最終達到了對自心真相的了悟,對空性智慧的了悟,那麼下一階段的修行重點就變成了正心誠意。這一階段的修行,就需要使自己時時刻刻安住於所見到的自性本心,始終專一專注地安住在自性本心本有的清明、清淨和覺照之中。當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後,形成了穩定的定力,在不同的情境中,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這種對自性本心的安住,已經比較穩定了之後,那麼修身齊家的修行就成了下一步修行的重點。

修身和齊家,其中又以修身為主,修身就是去磨練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去磨鍊自己的習氣,磨練自己的心性。當這一步的修行也比較穩定了之後,那麼接下來齊家就成了修行的重點。然後一步一步地,隨著自性本心智慧的顯發以及定力和智慧的增長,修行的重點也隨著不同階段而進行相應的調整。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不管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個階段的修行都需要專一專注精進的修行。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修行階段去把握自己修行的重點,以及時間和精力的安排,每個人的修行階段不同,重點也不同,只有對自己的修行階段和修行境界有著十分清晰的認知,才能知所先後,知其本末,知其厚薄,才能更好指導自己的修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