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即自由(1 / 1)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對於自由,很多人有一個很深的誤解,認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其實自由的本質並非如此。

自由的本質是自律。

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這是不是有點出乎意料?

什麼是自律?為什麼自由的本質是自律?

其實說穿了也很簡單。

萬事萬物皆有運動發展的規律,古人將這最根本的規律名之為道。

古人云,順道者昌,逆道者亡。

道,即是萬事萬物運動發展的必然規律。

當我們能夠以道的規律作為自己思想行為的指導,這時即被稱為自律。

自律,即自覺地遵守道的規律。

這時道的規律並非外在的規律,而是我們自己對自己所提出的要求。

當我們自覺地按照道的規律指導處理生活中的一切時,即名為自律的生活,同時也是自由的生活。

相反,當我們不願按照道的規律為人處事,而希望按照自己的私心私慾為所欲為時,道的執行規律必將其作用力體現在我們的身上,這時我們就會遭受束縛、打擊和懲罰,從而陷入痛苦而失去自由。

人世間的法律、道德、社會公德等,均是道的規律的客觀化體現。

而道的規律其最深遠的作用力其實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內心深處最根本的道的作用力,其實就是我們無染的本心,亦名為良知。

我們可以逃過外界的懲罰,比如逃到原始森林中,遠離法律、道德、社會公德的審判,但我們卻永遠也逃不過良知的審判。

因為良知,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只有當我們真實地認知到了內心的良知,認知到了內心的良知才是自己的真我時,才會反省和懺悔自己違背良知的行為。

遵循良知,即是自律。遵循良知,即是自由。

認知到良知才是真實的自己,即是覺醒。

良知,即是道於我們內心的顯化,亦名為德。

外在世界的規律,名為道,內心世界的規律,名為德,而實際上內外皆是一心,合稱道德。

宗教中,各種各樣的審判其實皆是道德的審判、良知的審判,審判者並不是外在的某個神靈,而正是我們自己的良知。

如果我們總是違背內心的良知,則良知的審判永無止境,直到我們覺醒而後以良知為準繩進行自律為止。

對良知的覺醒和自覺地以良知為準繩而自律,即是自由的起點。

而全然的良知、全然的自律,也即是全然的自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