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空無二(1 / 2)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禪門經常用[真空妙有][鏡花水月][如夢如幻]來啟發修行者覺醒的智慧。

這些教言所指向的覺醒,即是認識到一切現象的[顯空無二]以及能夠認識各種現象的自心同樣[顯空無二],有了這樣的認識且確定無疑,從而定於這樣的智慧境界,不再被任何現象所迷惑,包括[生死],即是[生命的覺醒]。

對於[顯空無二],不能問為什麼,你只需要去深入地觀察、觀照、體悟,直到見到這個真相,了悟這個真相,體證這個真相。

所謂的大成就者,就是可以自由地、直觀地展現[顯空無二]能力的生命。

而一般的修行,則主要體現在對於[顯空無二]真相的了悟,透過這種了悟,解除對於各種人、事、物的過分執著,看破放下,從而達到心靈的自由和解脫。

但即使是一般的修行,要達到對一切現象以及自心[顯空無二]真相的了悟,也是不容易的。

因為這一真相,顛覆人們通常所習慣的、根深蒂固的認識模式——二元模式。

比如真假、有無、虛實、善惡、生死等等。

我們通常認為這二元的兩端,都是真實的,都是確定無疑的。

這是了悟[顯空無二]真相的最大的障礙。

所以那些已經了悟了[顯空無二]真相的前輩們,就藉助一些人們能夠理解的現象,來比喻[顯空無二]的真相,啟發人們去深入地觀察和體悟,從而最終達到對這一真相的了悟。

所以鏡中花、水中月、夢、海市蜃樓、眼中翳、幻術、彩虹等現象就成了常用的比喻。

比如[鏡中花],這個現象的確[有],但這種[有]同時也是了不可得的[幻影],所以其本質上又是一種[空],這就是一種[顯空無二]的現象。

對於鏡花水月這一類顯而易見的例子,人們很容易就可以體會到這些現象的[顯空無二]。

可要是將[顯空無二]推及到所有現象,就不那麼容易體悟了。

所以為了促進人們達到對[顯空無二]的體悟,先輩們又給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以適應不同的人。

總體而言有兩大類,一種是透過對現象的深入觀察、分析、總結而了悟;一種是以自己的身心為試驗田,按照一定的修行次第進行一步步地修行和實證。當然兩種方法也可以同時使用,從而相互促進。

這兩種大的類別,每一類中都有非常多的方法。現各舉其一例說明之。

第一種方法中,[觀照記憶]法是個比較容易體會的方法。

在這個方法中,有個體會的切入點——生命即是記憶。

也就是說,我們對於自己以及世界所有一切人事物的認識,都是一種記憶。

如果一個人突然失去了所有的記憶,那麼這個人就不認識自己,也不認識任何人。

我們所經歷的一切,沒有不會變成記憶的,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而記憶,就和[鏡中花]一樣,不能說[不存在],但也不能說[有實質存在]。

記憶的本質、真相即是[顯空無二]。

如果你進一步問,那個[能記憶]的呢?

非常好!

那個[能記憶]的,其[能記憶]這種[能力]不能說[不存在],但當我們去尋找這個[能記憶]的本體,就會發現,無論如何也找不到。

雖然找不到,但其[能記憶]的[能力]卻真實不虛。

所以那個[能記憶的],其[能記憶]的[能力]即是一種[顯],而其本體卻是一種[空],這就是那個[能記憶的]其[顯空無二]的本質、真相。

那麼生死呢?

現象的聚散僅僅是表象,當你真切地了悟了那個[能記憶的]其[顯空無二]的本質時,就會明白,那個[能記憶的],本無生死。生死現象,同樣是[顯空無二]的。

當你了悟到自心[顯空無二],本無生死之後,再去觀照其它的現象,就比較容易看透其[顯空無二]的本質了。

第二大類的方法中,[以心觀心]是一個比較直接的方法。

但這裡有一個難關,就是很多人無法做到[以心觀心]。

這是因為[大腦]過於活躍,各種紛繁的想法、念頭就像瀑布一樣,無法停下來。

所以[以心觀心]的重點,反而變成了如何讓大腦停下來。

一旦透過訓練降服了大腦,以心觀心就變得非常簡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