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超級視角本自離幻,本自具足離幻性智。
何為幻?幻者,虛假不真、欺惑不實,卻又常常以假亂真,讓人惑為真實者也。
任何一種概念皆有其特定的語境,比如在超級視角的觀照下,除了超級視角本身之外,其它所有的一切其最深層的本質、真相,皆是【幻】。
為什麼說除了超級視角之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幻】呢?
因為,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化】,都有【生滅】,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沒有真實不變的的本質。
注意,包括【心】也是如此。
當超級視角的智慧隱而不顯的時候,【心】處在“迷惑”的狀態中,在這種狀態中,“心”本身也是一種“幻”,所以可以名之曰【幻心】。幻心,就是迷惑於幻相而無知無覺的心。
這時,整個生命宇宙——【心-視角-視界-世界】,即是一個無邊無際的“幻景”。
注意,生活在其中的生命,是不會認識到這一點的,即使聽到了這樣的說法,也很難相信。
因為這裡所說的“幻”,是相對於超級視角的“真”而言的。當超級視角的“真”隱而不顯時,這種“幻”同樣也是隱而不顯的。
所以,人們都堅定地認為,自己的生命很真實,自己的生活很真實,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很真實,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很真實。
在一切都很真實的情況下,生和死也很真實,快樂和煩惱也很真實,幸福和痛苦也很真實。既然一切都如此地真實,又如何能超越真實的生死呢?如何能消除真實的煩惱與痛苦呢?
這時,就需要藉助一種智慧的視角——透過這種視角,能夠深刻地照見,那所謂的“真實”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真實,而僅僅是一種表象,一種假象,一種幻象。
真實,意味著其具有獨立實存、永恆不變的本質、本體、本性。如果滿足不了這個條件,就不能視為真實。如果一種事物是不斷變化的,是有生有滅的,那如何來定義它的真實性呢?無法定義。所以,這一點就成了檢驗某一種事物、現象是否為真實的無可置疑的標準。
而佛陀在兩千多年前更是為人們開示了一種看似簡單但威力巨大的智慧視角——緣起性空的視角。透過這種視角,深入觀照某一種事物、現象之所以能夠存在的因緣條件,就會發現,沒有任何一種事物、現象,是能夠不依賴其他因緣而獨自存在的。所有的事物、現象,都是因緣具足而生,因緣變化而變,因緣消散而滅。這就是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無常性、無我性——這裡的“我”代表獨立實存、永恆不變的實體、實質、本質、本性。因為根本找不到這種獨立實存性、永恆不變性,所以將其真正的本質、本性、真相,稱之為【空性】。
在其本質、本性、真相為【空性】的情況下,現象上的顯現和存在,就不能再視為一種【真實有】,而只能視為一種【幻有】,或【如幻之有】。
那麼超級視角呢?也是一種【幻有】嗎?
從【是否存在獨立實存、永恆不變的實體、實質】這一點來說,超級視角同樣是【空性】的,因為超級視角的確沒有獨立實存、永恆不變的實體、實質。但與其他事物和現象的不同之處在於,超級視角的【本體】【本性】並非“緣生”之物。超級視角的本體、本性,雖然也是【空性】的,但這種【空性】之中同時還存在其他的性質,比如【覺性】,即能知能覺的本性。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同時存在【覺性】,那麼就不能稱之為【空性】,而應稱之為【覺性】。
這就是超級視角之本體的奇妙性——空性與覺性是完全一體的,覺性同時也是空性,空性同時也是覺性。之所以這樣闡述,是因為,僅僅將超級視角的本體、本性認知為空性或覺性,都是不全面的,只有同時認知到它們相互含攝本自一體的性質,才能正確地認識超級視角的本體、本性。
而深入地體悟空性與覺性的一體圓融,才能深入地明白超級視角的離幻性。
空性和覺性,不僅是超級視角的本性,還是超級視角的妙覺智慧。
當使用這種智慧去觀照其他所有的一切現象時,就會清晰地照見其無常、無我、如幻、性空的真相,因這種清晰地照見而消除了迷惑、攀援和貪戀執著之心,不再被幻相所欺騙,“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始終覺照其真相而不迷,即為離幻。
超級視角因究竟超越而本自離幻,離幻修的過程,即是不斷深入體證的過程,以離幻之法悟見離幻之性。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