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超級視角本自寂照(1 / 1)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16)超級視角本自寂照,具足寂照性。

何為寂照?寂而本照,照而本寂,名曰寂照。

寂者,寂靜,空寂。照者,映照,觀照,覺照。

注意,寂照,從根本上說,不是寂和照兩者合一,而是寂本來就是照,照本來就是寂。

或者說,寂中有照,照中有寂,互含互攝,一體全息。

當然,在實修訓練時,一開始是很難直接契入超級視角之本體寂照境界的。這時,就需要依靠方便法門而逐漸過渡之。過渡之法,可以從寂靜入手趨向寂照,也可以從觀照入手,趨向寂照。

而將這兩者融為一體的【觀照寂靜】之法,就成了更容易趨向以及契入寂照之法。

這也是為什麼筆者經常向朋友們推薦“觀照寂靜”實修訓練方法的原因。

寂照,是超級視角的本性,這本性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但其作用的“顯現”則可“隱”可“顯”,隱的程度或者顯的程度皆可有不同的表現,但這些表現皆不能動搖超級視角其本自具足的寂照之性。對於這一點,一定要深入地體悟之。

對於觀照寂靜的方法,首先要能夠找到內在的寂靜。注意,【觀照寂靜】方法中的觀照和寂靜,與見到超級視角後所顯發的超級視角的觀照和寂靜,是有很大區別的,所以不要直接將方法中的觀照和寂靜,當成超級視角智慧境界本有的觀照和寂靜。但也不要認為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者。

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這裡面隱藏著從量變到質變的秘密。長期堅持觀照寂靜的實修訓練,即是不斷地積累著【寂】和【照】的“量”,當量變突破了某一個臨界點之後,就產生了質變,這時【觀照寂靜】就變成了【寂照】,而且是【寂】與【照】一體無分的【寂照】。

至於這個過程究竟有多長,取決於很多的因素,不是某個單一因素能夠決定的。但只要堅持不懈地進行訓練,量變終究會引發質變。

所以,【觀照寂靜】是一道門,走進這道門,經過長長的通道,最後當所有的一切包括這道門和通道都“消失”的時候,最後赤裸呈現出現的就是【寂照】本身——超級視角。

觀照寂靜,其觀照的點始終位於自己的內在,而且是內在那個不動的寂靜。這個不動的寂靜,剛開始似乎是一個“點”,然後慢慢地以這個點為中心不斷地向四面八法延展,直到所有的一切都被這寂靜所包圍。但這還遠遠不夠,還需要繼續深入到寂靜的內部,並在觀照寂靜中,體悟寂靜之本體的性質、體悟觀照之本體的性質,寂靜與觀照其本體層面的關係等等。

在觀照寂靜的時候,將其他所有一切現象,都觀為在寂靜中生生滅滅、來來去去的現象,現象,在寂靜中生起,在寂靜中存在,在寂靜中消散,而寂靜則一直作為不動不搖的背景,始終不變。

【觀照寂靜】,與《道德經》中說的“致虛極,守靜篤”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這兩句話可以作為觀照寂靜的要點和口訣。只是有一點不同,觀照寂靜不僅是一種“專修”的方法,即專門拿出時間來打坐靜修,觀照寂靜,而是也是一種在生活中“動中修”的方法,即隨時隨地都要時刻安住在內在的寂靜中,觀照寂靜,感受寂靜,體會寂靜,在寂靜中工作和生活。“致虛極,守靜篤”,相對來說在專修中更容易做到,而在動中修的時候則有一定的難度。但動中修的時候,可以靈活地“致虛極”、“守靜篤”。比如“虛”和“靜”,不僅僅是內在的虛靜,更是對外物的“虛靜”。虛靜,即以緣起性空的慧眼觀照外物,看透其究竟不可得的真相,不攀援,不執著,清除貪慾之心,心無掛礙,落落清淨,虛而靜,靜而虛,此即動作之虛靜訓練。虛到一物不著,一塵不染,靜到心如磐石,如如不動,即虛極靜篤也。

【觀照寂靜】與【觀心如鏡】結合起來進行訓練,效果更好,且有助於【寂】與【照】的相互融合。初始訓練時,可以從觀照寂靜切入,待功夫日漸純熟時,即加強“鏡心”\/“心鏡”之觀照,並在這種觀照中,深入地體悟自心本體之“寂照”之性。在進行這種體悟時,最好先進行心之本體究竟超越性、究竟無限性的體悟,或者將它們融在一起進行觀照和體悟。

當所有一切有為的訓練自然地進入無為之境時,就會發現,心之本體、超級視角、心鏡、鏡心、寂照等,其實都是同一個東西,只是視角不同而已。何以能夠如此照見呢?此超級視角本然之妙觀智慧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