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覺醒、解脫、自由,在“意識”層面“發生”並延展“物質”層面。這即是正確的生命“解放”的道路。如果非要從“物質”層面入手,去尋求生命的覺醒、解脫與自由,將會如何呢?這即是背道而馳、南轅北撤、越努力距離目的地反而越遠。因為,單純在“物質”層面所做出的所有努力,都無法觸達“意識”層面。
這也是為什麼“視角學”的“視角”始終聚焦於“生命視角”的原因。聚焦於“生命視角”,即是聚焦於“意識”層面,只有“意識”本身的“光”才能照亮包括“物質”在內的所有的一切。這種“光”,從“意識行為”的角度來看,即是“觀”和“照”。
生命,或者意識,其“知”與“覺”,皆是“觀”與“照”的結果。或者說,知覺和觀照,只是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角度的描述。
視角學核心目標——生命本體智慧的覺醒與妙用,同樣是“知”與“覺”、“觀”與“照”的結果。
只是,視角學所說的觀照,與人們平時所說的知覺、觀照的不同之處在於,視角學所說的觀照,是一種“意識”層面的“自觀、自照”——觀照的主體是意識,觀照的客體還是意識。
比如,“觀照視角”是視角學訓練中的核心方法,所謂觀照視角,就是視角的自觀、自照。
但奇妙的是,視角在這種自觀自照中,卻能夠得到不斷地提升、昇華和超越——這才是為什麼要進行視角之自觀自照的根本原因所在。
當透過這種自觀自照的方法將“視角”提升、昇華、超越到究竟超越的智慧境界時,也就真正實現了最初設定的目標——生命本體智慧的覺醒、解脫與自由。
對於這一過程,用文學化的語言即可表述為:這是生命自我照亮的過程,是生命照亮了生命,意識照亮了意識,心照亮了心,視角照亮了視角。照亮,即意味著無明的逐漸消散,光明的逐漸顯發。當生命以內在自我照亮的方式遣除了所有的無明、黑暗、盲區的時候,生命本自無限、本自超越、本自光明、本自自由、本自解脫、本自圓滿的“本來面目”就赤裸地呈現了出來。
所有一切生命的“真面目”本來如此,確實如此,真實不虛。
真實地見到這一真相,並始終處在清醒的對這一真相的知、覺、觀、照之中,以此真相為基礎面對一切人事物,不被任何假象所迷,這即是基於生命本體真相的智慧,也叫生命本體智慧,從這種智慧本自超越於所有一切其他智慧的角度而言,稱之為究竟超越的智慧,亦名超級視角。
始終清醒地處在對這種真相的知、覺、觀、照中,即被稱為“離戲”、“覺醒”。
與此相對,所有對此真相缺乏清醒的知、覺、觀、照的生命狀態,即被稱為“戲”、“夢”。
當一個處在“離戲”狀態的生命,引導一個處在“戲”中狀態的生命向“離戲”狀態轉變的時候,這種引導,即是“度”——從“戲”過度到“離戲”。
所有的“度”,其實都只是一種啟發和引導——啟發和引導生命中本有的“光”——“意識之光”,集中於觀照“意識”本身——即視角學所說之“觀照視角”。只要正確地掌握了這一方法,“意識之光”本自具有“照亮”的能力,所以“照亮”是必然會發生的事——除非“意識之光”被帶偏了方向,偏離了【集中於觀照意識本身——觀照視角】這一核心。只要不偏離,“照亮”的領域和深度就會不斷增加,直到“意識”的“全體”全部被“照亮”。這時“意識”和“照亮”已經完全一體無分,意識之光全部轉變成了生命本體智慧之光,這就是【轉識成智】的過程。【識】原來“習慣性動作”是【分別】,現在,透過【觀照】的練習,將【識】中的【分別】遣除掉了,從而變成了【智】——【覺】。【覺】,即是生命本體智慧的光明與妙用。
當然,如果在“觀照”中同時融入智慧的視角,那麼將大大提升觀照的效果——比如“緣起性空”的視角、“一切皆是視角”的視角等。
這就是“觀照”的秘密——一方面將生命的能量從外界收回來,集中到生命的內在,讓生命能量以“觀照”的方式用於自我照亮,並在自我照亮的過程中,不斷驅散各種假象,不斷讓生命內在的光不斷匯聚、不斷增強,不斷照亮各種盲區,不斷驅散各種無明,直到生命內在的光徹照生命內在的“宇宙”,最終令生命內在的真相徹底顯露出來。而當生命內在的真相徹底顯露出來時,生命的核心就擁有了真正的光明——不再被任何假象所欺騙的智慧。這種光明像陽光一樣遍照於整個生命宇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