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訓練視角之高階訓練
【訓練視角】之高階訓練,其最核心的內容和目標為: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超級視角的智慧,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注意,在視角學實踐的下一個大的階段【妙用視角】中,將以超級視角的“智慧妙用”為核心進行訓練,那麼,本階段中的“靈活運用”與下一階段的“智慧妙用”有什麼不同呢?
當然,也可以說,不管是“靈活運用”還是“智慧妙用”,本質上都是一回事,都是超級視角智慧的運用。而之所以分成不同的階段,依然是側重點不同,以及其智慧境界達到的高度不同。同時,就像融入是對安住的深化,運用是對融入的深化一樣,“智慧妙用”同樣也是對“靈活運用”的深化。
在儒家修行次第中,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照而言,【認知視角】的訓練即相當於格物致知的訓練階段,【訓練視角】則相當於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的訓練階段,【妙用視角】則相當於治國平天下的階段。這三個階段中,有兩條主線,明明德和親民。其中明明德又是基礎。
“靈活運用”就相當於“齊家”,主要解決的是個人問題、家庭問題、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問題。“智慧妙用”,主要解決的是更寬、更廣、更高層面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上面的類比僅僅是邏輯關係的類比,而非內容的類比。
如何來進行“靈活運用”的訓練呢?
其實,越是到高處,就越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法,所有的方法都是因人而異的。這時,掌握視角學以及超級視角的核心理念、核心精神、核心智慧,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為既然是靈活運用,就不可能有固定不變的萬能之法,一切法,皆因時、因勢、因地、因人而變。但在這種變之中,超級視角的超越性、包容性、開放性、接納性、透視性、智慧性、視角性依然是不變的。
這時,《視角法則》中說到的視角法則,就成了靈活運用超級視角智慧的法寶。靈活運用這些視角法則,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創造出新的視角、新的方法、新的路徑。
同時,這裡要引入另一種不同的視角——生命自新論。在生命自新之方法論中,有一套適應性較為廣泛的方法體系,其思想理念和精神非常有助於具體問題的解決。特別是將超級視角的智慧與生命自新的智慧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對於“靈活運用”的訓練將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超級視角為主導的前提下,所有世間法的智慧,以及儒家、道家、佛家的智慧,皆可以為我所用,靈活運用,變成解決實際問題的智慧。
雖然我們說,靈活運用,法無定法,但對於剛剛開始訓練將超級視角的智慧用於生活實際的修行者來說,還是需要一些更為接地氣的指導,所以以下這些內容皆是對初修者的建議,僅供參考。
1)包容心的訓練
一切都是視角,所有的不同皆是視角的不同,而所有的視角都是平等的。所以當別人的觀點與自己不同時,首先要自覺地、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視角,在表達具體觀點的同時,啟用超級視角觀照自己,觀照一切,並以超級視角的胸懷包容對方。
2)同理心的訓練
當對方的觀點與自己不同時,要訓練自己去觀照對方的視角,這是與對方有關的一切因素都可以納入觀照的範疇,比如對方的性格、脾氣、學識、受教育程度、原生家庭影響、從事的行業和職業等,這些都是影響對方觀點的因素。在儘量把握更全面的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去觀照對方觀點的出發點以及其視角的角度,這樣就能更深地理解為什麼對方會持有這樣的觀點。我們不一樣要認同對方的觀點,但需要明瞭對方之所以產生這種觀點的原因。這樣就能增進理解,為尋找共識創造條件。
3)換位思考的訓練
不同的位置決定了不同的時候,當我們自覺地、有意識地將自己放到對方的位置、角色上去思考的時候,就能更全面、更深入、更細緻地理解對方。
4)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感受的訓練
在人際關係中,情感與感受遠遠勝過道理本身,因此除了道理上的理解之外,還需要情感和感受上的同情與理解,這時就需要設身處地得將自己置身於對方的位置,去體會對方的情感和感受,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對方的語言和行為。
5)同時觀照雙方視角的訓練
在道理和情感都已經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後,同時觀照彼此雙方的視角,去觀照其間的不同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