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道家智慧:坐忘(3 / 3)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這樣呢?因為不管哪一種修行方式,都離不開“觀”“照”“覺”“悟”,而這些本質上都是生命本體性視角在發揮作用。

觀照覺悟的過程,同時也是生命本體性視角自覺、自悟、自明的過程。生命的昇華,其核心即是視角智慧的昇華,生命的超越,其本質即是生命視角在智慧層面的自我超越。

“坐忘”也不例外——

墮肢體:此時之視角,重點在於對身體的超越;

黜聰明:此時之視角,重點在於對感官的超越;

離形:此時之視角,重點在於對“形”、“相”的超越;

去知:此時之視角,重點在於對“分別心”、“分別識”的超越;

同於大通:此時之視角,重點在於以心合道,以道為心,融入大道;

此謂坐忘:此時之視角,重點在於提綱挈領、總覽訓練之要訣。

上述過程,既是坐忘修行不斷深入、突破、超越的過程,也是生命本體視角不斷深入、突破、超越的過程,同時也可以說,是生命本體視角不斷脫離各種束縛、障礙從而得以自覺、自明的過程。

同於大通之時,即是生命本體視角(即究竟超越視角,亦名超級視角)赤裸呈現之時。

在視角學中,生命與宇宙本自一體,因此總稱為生命宇宙。超級視角不僅是生命之本體,同時也是宇宙之本體,因此被稱為生命宇宙之本體。

生命本體視角赤裸呈現之時,即是生命宇宙之本體——超級視角赤裸呈現之時。這時,其必然是“同於大通”的——周遍整個生命宇宙,無有其餘。

因此,“坐忘”之法即可作為生命視角智慧訓練之法,連同前文所說的“心齋”,以及後文所說的“攖寧”,即可構成相對比較完整的生命視角學訓練方法體系。這也是為什麼要在“視角學實踐論”中選取、闡述、解析、借鑑這些方法的緣由所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